精英小说

精英小说>开局向朱元璋直播朱棣会造反 > 25 第二十五章 P3(第2页)

25 第二十五章 P3(第2页)

朱元璋:“怎么?没事不能来找你了?”

朱棣:“自然不是……”

老爹没事找找儿子很正常,但洪武大帝忙着呢!哪有那么多的时间逛花园找儿子?

朱元璋还真不是来找朱棣的。

他是来找姚广孝的。

“你就是道衍?”

“正是小僧。”姚广孝深深俯首。当此之时,很难有人能在朱元璋面前挺直腰杆。

“后世之辈说你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是个五边形战士。”后一句有点拗口,但朱元璋完美的将其复述出来了,“咱可有些不服气,便来看看,你是不是真有才的!”

说罢,朱元璋让太监把东西放到石桌上。

那桌上的棋盘、茶具、自是被收起来了。

而后,太监捧着个雕花紫檀木盒子过来,盒子打开,里头装着一个长卷轴,再将卷轴取出,于桌面小心展开,赫然是那张曾在光幕上出现过的详细地图!

“这地图已绘制完了?”朱棣双眸大亮,直接伸出手去。

啪。手被老朱打掉了。

朱元璋对姚广孝说:“和尚过来,看看这张地图。”

老朱所谓的“看”,自然不只是看,想必是考校之意。姚广孝知道生死在此一线,遂上前,认认真真看着地图。

须臾之后,当姚广孝再次抬起头来时,他沉着如故:

“小僧不知兵,因此关于地图疆域的缺失变化,陛下与王爷心中自有成算,小僧便不班门弄斧了。小僧只想说一点,黄河改道。”

“昔日杜充决堤,乃是妄想黄河之水挡住北方铁骑,敌未损,而百姓淹死者二十余万,无家可归者更不知其数。

从此,黄河由北流故道改为夺淮入海,遗祸百年。

黄河势大,而淮河势弱,逼黄迫淮,只会使黄河之淤堵塞淮河,时间日久,淮河两岸地势随着淤泥沉淀,日益加高,水之东流,日渐艰难。

小僧斗胆妄言,图上黄河之所以复归北流,便是有朝一日,淮河不堪重负,大堤因此决口,河水倒灌,直冲彼时地势更低的北方而去,由此,其神龙之尾摆过半个华北,复现当年北宋赤地千里之惨状。

此图,便是在劝诫陛下,早下改道北流之决心啊。”

一席话听完,朱元璋勃然变色:

“妖僧好胆!你忘了莫道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

姚广孝却不慌不忙,甚至懒怠于反驳这谁都知道怎么回事的民谣:“有道是天予不取、反受其咎。在小僧看来,陛下如今得了此图,便不似贾鲁盲人摸象,譬如这兰考一带,图已指出,它是变更之所,派擅长水利之人,去实地考察,想来会有所收获。

古来治水,一是为了防灾,而是为了水利之便,水利可交通,又可使五谷丰登。

图上的京杭大运河,显然是殿下未来定都北京不可或缺的一环。如此,清淤大运河已成定举。

而小僧又听殿下言及小冰河期,想来是指如今气温较寻常更冷。小僧不才,并不知晓这天冷会带来什么,但浅显而想,冷则草木难生,谷物难熟。北方之游骑难以过冬,便来劫掠,南方粮食难储,则天灾难抗。兴修水利,促使良田变多,百姓有饭可吃,有衣可穿,也是必然之道。

故此,黄河修不修,何时修,怎么修,可以从长计议。但以修黄河为由,笼络天下水利之才,已是迫在眉睫之事,须知,厚积方能薄发,水利一事,到底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朱元璋听着听着,怒气倒是平了。

说得简单,说得清楚,时间也拿捏得好!

若每个大臣,都能学会这么简单的奏事,咱也不至于天天干到这么晚!

虽然每次有事就问‘计将安出’着实可笑,但留在身旁参赞一二,倒是无妨。

颇为满意的朱元璋,正要施展他的大“拿来吧你”之术,突然看见姚广孝的脑袋。那光溜溜的脑袋,叫-->>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月光一照,着实噌亮醒目。

老朱心头一腻。

果然还是个不务祖风的秃驴!

他站起来,挥挥手。

太监立刻把那张宝贝的地图重新装入紫檀木盒。地图拿走了,刚刚被收起来的棋盘和茶具,当然也被太监们原封不动,如数放回。

朱元璋本来都要走了,看见摆上桌子的东西,便立时想起自己过来时候看见的那幕: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