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小说

精英小说>当诸朝开始围观我的语文课[历史直播] > 第59章 琵琶行9(第3页)

第59章 琵琶行9(第3页)

&34;白居易直言敢谏,恰可见他感念陛下提携之恩,欲报陛下。昔年,邹忌讽齐王纳谏,齐威王听之,战胜于朝廷,陛下若因此治白居易的罪,朝堂之上谁还敢说真话,届时陛下岂非日日处在蒙蔽之中?陛下圣明天子,必不可将自己置于险境啊!&34;

这番话说得有理有据,李纯一时想发火也发不出来,只好冷哼一声,没好气道:“朕岂会做这等事?&34;

裴度闻言悄悄松了口气,与武元衡一起行礼:“陛下圣明!”小院里。

白居易苦笑摇头:“陛下政令有失,我为拾遗,不可不谏言……”臣子有赤心,君王可有太宗之雅量?

【如果说,此时的小小波折他尚能忍受的话,那么直至武元衡与裴度遇刺,他上书谏言,被群起而攻之,落贬江州,白居易才感受到了仕途的严霜,从三科及第的天之骄子,到被贬江州的犯官,人生之起落,岂是几句话能说清的?

被贬江州后的白居易虽有苦闷,但从未自甘失败,仍时时刻刻盼着回到长安再建功业,实现大唐的伟大复兴。

不过,元和十一年,朝中有一个叫张宿的奸臣作崇,整出了一场莫须有的朋党案,白居易的许多友人都牵连其中,被贬出京,消息传到江州,白居易如遭当头棒喝,朝局如此,友人零落,自己还有机会再回长安么?

他痛苦迷茫,心中的兼济志开始动摇,而其后陆陆续续传来的好友病逝的

消息更是让他颓丧不已,他选择了天平的另一面——独善其身。】

终南山。

杜甫叹了一口气:“文章憎命达,顺遂如白居易,也难逃此谶。”

李白亦是叹息:&34;居不易,难乐天,我等与他,也有‘同是天涯沦落人’之慨了。&34;

这边的文人为白居易的遭遇叹息不已,那边皇宫的气氛却是倏然紧张了起来,楚棠这几句话说得不甚清晰,但是任谁都听得出来其中暗含着一场怎样的风暴。武元衡忧心如焚:

“陛下,那张宿本为市井无赖,无德无才,蒙陛下圣眷却不思恩报,此等祸心陛下断不能相容啊!&34;

接二连三的暴雷,唐宪宗的脸色就没好过,张宿是他任广陵王时出入邸第的臣子,他对他颇为宠

信,第一反应便是有贼子构陷,但楚棠根本不知道他们,又哪来的构陷呢?李纯阴着脸,冷冷道:

“张宿辜负圣恩,伤害清正之士,着贬出京,以正视听。”

满以为又要费一番口舌的武元衡闻言松了一口气,还好,陛下这次听进去了。他的心情隐隐有些激动,楚棠太会说了,实现大唐的伟大复兴,听着就令人怦然心动。他和裴度对视一眼,暗暗下定决心。

【兼济天下与独善其身一直是白居易思想的两面,他本就不似好友刘禹锡那样乐观,有这样的心

境转变其实无可厚非,我们不该苛责,更何况,白居易心中,也未曾忘怀百姓。

818年,白居易调任忠州刺史,他勤于政事,整顿地方行政、奖励耕织;任职杭州期间,他疏浚了杭州城中的六口古井,解决了城中的饮水问题;西湖淤塞,农田干旱,也是他修堤蓄水,又作《钱塘湖石记》,确立了保护西湖的准则。

离任之时,百姓夹道相送,至今,杭州城内还有“惜别白公雕塑”,&34;合郡咸感德,离别情依依。”不过如是。

在苏州,他开凿山塘河,依北建路,以利水陆交通;832年,元稹去世,白居易应其家人之请,为之撰写墓志铭,最后又将推托不得的润笔费全数布施于洛阳香积寺;

龙门一带,有石滩阻碍行船,也是白居易出钱挖开石滩,以利航行。凡所经行处,百姓皆有感其恩德。他的后半生虽然以闲居处世,但似乎也只是少了一点朝堂之上的蝇营之心,

至于对百姓,他好像很难放下兼济之志。

我们将“同是天涯沦落人”作为中线,从前观之,他有讽喻诗为民立言;从后观之,他有积极的政令为民谋福祉,总有人在想,有唐一代诗人何其多,为什么偏偏是白居易紧随李杜之后?或许,这就是答案。

——百年功罪,谁可评说?只有人民。】

白居易心头巨震。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