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小说

精英小说>长媳(重生) > 第 21 章(第2页)

第 21 章(第2页)

信王面色没有丝毫变化,先朝皇帝作了一揖,随后看向王书淮,嗓音不高,却咄咄逼人,“王大人习惯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万事指望别人自觉?"

王书淮算看出来,信王这是冲着自己来的,他抬了抬衣袍,又是一揖,“臣从不将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其一,我已留有后手以约束西楚,既然明面上是和谈,那么便不能在明面上部署兵力,否则便是撕破信任,对两国均没有好处,一旦西楚大晋出现裂缝,蒙兀必趁虚而入,还是信王殿下有把握两线作战?"

“西楚边境本部署了常规兵力,臣以为殿

下不必多此一举。”

"其二,"他宽袍一收,负手在后,"人有的时候也要信命,该我的便是我的,跑也跑不掉。"这是回应信王方才的一语双关。

信王听了他后面一席话,眼底浮现一抹轻蔑。

皇帝不知道二人打什么马虎眼,将折子往前一丢,"重新改了再给朕瞧。"

信王慢慢将折子接了过来,捧在手里,幽幽瞥着王书淮,"本王请教王大人,依你之见,西楚边境该如何布兵?"

皇帝也朝王书淮看来。

王书淮深知此时的自己远不到锋芒毕露的时候,连忙拱袖再揖,"臣是文官,不通武略,此事还请圣上与殿下做决断。"

皇帝看出儿子在针对王书淮,不悦道,"行了,回去重拟。"

*

夏雨匆匆而来,匆匆而去,屋檐被湿漉漉的暮烟笼罩,王书淮衣襟披霜,快步回了书房,待他换了一身湛色直裰出来,侍卫兼马夫齐伟给他递来一道口讯,

“南边传来消息,证人乘船不日便可抵达京城,敲登闻鼓告御状。”

王书淮淡淡颔首,系好衣襟在案后坐下,西楚一走,关于丈量鱼鳞图册的议案又重新提出,皇帝夹在新旧两派权贵中,犹未做出决断。

王书淮今日不知是疲惫了还是怎么,坐在案后迟迟不曾投入公务,齐伟跟随王书淮多年,与他几乎是寸步不离,信王的事,齐伟也看得分明,"主子,要不要属下帮您查一查信王?"

今日侯在宫门口时,正撞上信王府的小厮,那小厮对他冷嘲热讽,齐伟便知信王与谢云初之间不简单

主子心情不佳,或许想知道二人的过往。

王书淮冷锐地盯着他,"你知道自己在做什么?"齐伟立即跪了下来。

“属下知错了。”

只要谢云初是他的妻子一天,他就必须信任她,猜疑是夫妻离心的种子,王书淮不想也不屑于这么做。

成婚之前她与信王早识,无论他查什么都更改不了这个事实,与其盯着过往,不妨想一想未来…

王书淮再一次忙到深夜,对于西楚的案

牍术同样可以用在江南,只是从何处着手,他需要列个纲要来,这一夜在书库内辗转,实在乏累了,坐在墙角楼梯处望了望窗外那轮明月。

月明与花色交映,风拂过,花枝弄影,他仿佛瞧见一娉婷女子从月纱里走来,美而不妖,艳而不俗,端庄明丽…这样的画面又与昨夜床榻上那道倩影重叠,

王书淮清晰地知道自己在想什么,他深吸一口气,来到书房西北角窗下一蒲团上,他少时常在此处打坐养心,坐了片刻,人渐渐平复下来,继续回到书房。

*

五月二十是皇后举办赏花宴的日子,地点在梁园的揽月阁。

离着赏花宴还有两日,谢云初奉长辈之命,带着三位姑娘在花厅习书练琴。花厅摆着三架古琴,三架古筝,两侧墙壁均挂着姑娘们的画作,诗词歌赋应有尽有,高几还搁着一些茶水点心果脯之类,各人有条不紊准备着,花枝曼妙,竹影重重,化作花榭一抹凉。

谢云初给大家的建议是选自己最擅长的一项。

二小姐王书琴人如其名擅长古琴,

“如此也能应付我母亲了。”王书琴出身优渥,日子无忧无虑,名利对于她来说唾手可得,也就少了那分争强好胜的心,她懒懒散散地弹琴。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