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小说

精英小说>寒门天骄(科举) > 第 55 章 055(第2页)

第 55 章 055(第2页)

想通这点后,萧景曜也很无语。顾将军在宁王眼里到底是个怎样的莽夫形象?他这等立下大功的将领本就容易遭帝王猜忌,再跑去参与皇子夺嫡的事,是嫌自己的九族活得太长了吗?

萧景曜不懂,但萧景曜大为震撼。

顾将军都回京好几个月了,一直谨言慎行,兵权也交得利索,摆明了就是功成名就后想带着一家老小过点舒心日子,什么麻烦都不想参与。大儿子废了一臂,日后不会再有上战场的机会,小儿子更是投戎从笔,考了个秀才功名,明摆着不想再走武将的路子,只想一家人和乐融融过点幸福美满的小日子。

结果宁王竟然觉得顾将军会因为萧家和窦平旌的交情而站队太子?

萧景曜挠了挠头,简直不知道该说宁王特别有未雨绸缪的

()意识,还是该说宁王眼瞎,一点识人之明都没有。()

?本作者清涴提醒您《寒门天骄(科举)》第一时间在?更新记住[(()

有个好岳家的长处再次体现出来。顾家先祖追随本朝太祖起事,顾家是实打实的开国功臣之后。就算顾家世代镇守边疆,在朝中也有自己的关系网。

或者说,在外戍边的武将,在朝中花的心思也不少。毕竟有兵权的将领容易遭帝王猜忌是不争的事实,他们知道自己对朝廷忠心耿耿,但他们又不在京城,和皇帝隔着上千里的距离。武将们读书少,又不是文盲,三人成虎的道理还是懂的。所以越是在外领兵,兵权在握的将领,越会在朝中打点关系。没有别的心思,就是为了在有人对皇帝说将领们坏话的时候,能有人在皇帝面前帮他们说好话。

所以顾家虽然远离京城多年,但对京城的关系网门儿清。

只能说,能顺利爬上来,安安稳稳当文官武将中的佼佼者的,都是智商情商爆表的家伙。真不是刻板印象中的文官老狐狸,武将铁憨憨。

萧景曜既然和顾希夷定了亲,顾明晟对萧景曜这个女婿也十分满意,自然不会拿萧景曜当外人。

顾家知道的一些消息,顾明晟和顾希维都会从中挑一些对萧景曜有用的告诉萧景曜。

世家和帝王共治天下的时代,世家子弟从小就有个重要任务,那就是背谱系。

自家祖上是谁,从何时发家,先祖当过哪些官,取得过什么成绩,和哪些家族联过姻……从族谱第一页的祖宗一直背到现任,其庞大的人物关系,比蜘蛛网复杂多了。能梳理清楚这些的,都是牛人。

更可怕的是,世家子弟们,不仅要背自家家谱,还要背别人家的家谱。碰上不认识的人,先亮明自己的身份,双方一听,立马就能从自己背过的谱系中扒拉出来对方到底是什么来头,顺便还能扒拉一下诸如“我三曾叔祖的女儿曾经嫁给你表姑母的表侄”这类让人听了后立马蚊香圈圈眼的复杂关系。

现在世家早已不复存在,勉强能称得上世家的,也不能与当初辉煌的世家时代相提并论。现在的世家大族们当然不用再痛苦地背谱系,但他们要记的东西同样不少。

比如朝中各位臣子错综复杂的姻亲关系,被家里重点培养的官宦子弟,都是要背的。

萧景曜本来需要自己去慢慢摸索,但顾将军直接把顾家记载下来的朝中官员姻亲关系谱给了萧景曜一份。

看到顾将军慷慨给他的这份资料,萧景曜的眼皮就是一跳。好家伙,整整一箱子书,全是记录官员们的人物关系网的。上到一品大员,下到九品小官,还有外放的封疆大吏们。要不是在朝中经营多年,绝对不可能整理出这么详实的资料。

众所周知,现代人对于亲戚关系上,不大理得清。有的甚至连堂亲和表亲都分不清。萧景曜上辈子是孤儿,更加没有家庭亲戚的概念。穿越过来后,萧家的家庭关系也很简单,没什么需要来往的近亲。冷不丁看到这么多拐

()着弯的亲戚(),

(),

都觉得脑瓜子有些嗡嗡的。

这玩意儿可真是……就算记下来了,要迅速反应过来正确的称呼,也十分不容易。

不过萧景曜并不是畏难的人,知道这些东西有用,萧景曜花了一点时间,终于将京中官员们的姻亲关系全都理清楚了。

然后就发现,早朝上站着的那一圈官员,东拉西扯的,基本上或多或少都有些姻亲关系。

也就说明宁王对萧景曜的顾虑有多不靠谱。

朝堂上的官员看起来八竿子打不到一块,到八十竿子下去,一定能打到一起。只要扯得够远,大家都是亲戚。

妨碍他们在朝堂上打出狗脑子了吗?

宁王党自己的小团体中,说不定还有太子党的姻亲呢。姻亲算什么,利益在前,就是亲兄弟,不也会拼个你死我活?

哦,宁王和太子就是典型代表。

萧家只是萧元青和窦平旌有些交情,萧景曜和窦平旌的接触都不多,宁王是怎么突发奇想,觉得顾将军会因为萧家和窦平旌这一点接触,而站队太子呢?

就离谱!

萧景曜觉得宁王脑子真的有病。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