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小说

精英小说>红楼之为人父母 > 第167章 薛家父亲38(第1页)

第167章 薛家父亲38(第1页)

薛淞在户部的观政生活,还是挺愉快的。户部不同于翰林院、礼部那些需要揣摩人心和文字等细节的地方,还是挺务实的。但又不同于工部这样干活的部门,户部掌管着全国土地、赋税、户籍、军需、俸禄、粮饷、财政收支,地位是举足轻重,各地方、朝廷里各部门都对户部要殷勤巴结几分。

这是财神爷啊!不然,得罪了户部,人家不动声色地拖延要发给你的钱粮几日,或是寻个借口紧一紧你,那你就吃不消了!

但也因有这样的好处,户部就不是好混事的地方,但这里却很适合薛淞。他本来也不喜欢弄那些虚头巴脑的,翰林院,那是培养领导大秘的地方啊,薛淞想着便要打个寒战,他哪里是这个材料?

薛淞被分派到了度支科,那里负责核算夏税、秋粮、运输、赏赐、俸禄、地方留下的税粮等。他先被派着跟随一位主事打下手,那主事原不指望薛淞能做什么的。那些观政进士也只是走个过场,他们擅长的是经义文章,多年寒窗苦读,两耳不闻窗外事,只怕自己家的柴米油盐都不曾沾手过,让他们管理账务,岂不是会弄得一团糟?

谁知薛淞被那主事指点了一番后,竟然很快就熟悉上手了。那账目核算起来,竟然是经年的账房也比不上,又快又准确。众人都为之惊叹称赞,薛淞也不自矜,只笑着言道,他家是皇商嘛,这不是他从小就开始见识,无非是熟能生巧罢了,不值得什么!

众人知道这实情并非如此简单,这只是薛淞的谦虚之语,但大家对薛淞这种谦虚的态度很满意。薛淞不但有能力,还很通人情世故,不让旁人难堪,这种通透在心性颇高的进士中,是不多见的。

等到和大家关系更熟悉了一层之后,薛淞就把前世的知识慢慢地展示出来了,比如阿拉伯数字,比如加减乘除的方法。

他假托这是少年时在金陵城遇到来华夏游学的外国算术大家,得他传授了这些本事。他原本不知道这些法门的价值,只因为兴趣好奇认真学习了,但现在却觉着这些法子真是挺好用的。大家如果愿意学,他尽可以倾囊相传。

说到做到,薛淞果然很耐心地把这些知识教授给了众人,哪怕是那些品级很低的吏员,只要愿意向他请教,他都很乐意地指点。户部的人因此对薛淞的印象很好,他在户部也与众人相处融洽,观政生活过得是如鱼得水,非常顺畅。

在户部里的历练,也让薛淞受益匪浅。户部,这相当于现代的财政部啊,这个平台是足够高的,站在这里,全国的经济情况可以尽收眼底,可以得到各种消息,从中分析出自己所想知道的东西。这在信息闭塞的古代社会里,对于经商是极有利的,简直可以称得上是降维打击了!

薛淞对于自己未来,是有打算的。他观政的表现很好,那在吴侍郎的帮助下,日后他就有很大希望留在户部任职。

他看中了金科,金科掌管着海外贸易、中外互市商船、鱼、盐、茶叶、宝钞、赋税、追赃罚款收折等,这正与他的经营目标吻合啊。当然,他不会以权谋私,但这职位,确实也会给他带来太多的便利。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薛淞不觉得利用对自己有益的条件是不对的。

一日,薛淞正在指导一位吏员计算,专心之余,没有注意到门口立着一人。等那吏员走后,薛淞抬头望去,才发现了门前站着的人。望着那人身上的服饰,薛淞心中一惊,立刻立起身来迎接。

“王爷。”薛淞拱手道,态度不卑不亢,他的身份还不能接触到最上层的皇家,不知道眼前这究竟是哪位贵人。

“吾乃忠孝郡王。”那人看出了薛淞的疑惑,淡淡地道。

薛淞心中大震。红楼书中,谁是那笑到最后的人?忠义亲王最先就坏了事,这是很明确的了;六皇子是甄贵妃所出,自然也是要排除在外的;那忠顺亲王在书中并未露面,但他的长史对着贾家人时,那是一个高高在上,咄咄逼人,而贾政只能一味地赔笑解释,心中惊惧。那时贤德妃才省亲不久,对着妃子家态度敢如此强硬不屑,可见忠顺亲王地位尊崇,与皇帝是何等的亲密,得到信任!

如此一来,这下一任皇帝的身份就呼之欲出了,就是眼前这位,忠顺亲王一母同胞的兄长——忠孝王!

在他手上,四大家族被彻底清算,大厦倾覆,落得个‘白茫茫一片大地好干净’的结局,包括薛家,那是家破人亡!薛淞心中五味纷呈,但他不能违心地说,忠孝王做得不对。那么骄奢淫逸的四大家族若是长长久久地富贵下去,那才是社会的悲剧!

幸好,薛家还能挽救,-->>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