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0章
“总而言之,流言也好,异象也罢,幕后推手皆是这唐启恒。”
李云澜蹙眉,一脸不解,“李、萧两家同他也没什么恩怨啊,就连在朝政上也没分歧,为何要行这等不轨之事?莫非是为了辅政大臣的位置?”
说着,他又自顾自地摇头,“可这也说不过去啊,没了您和父亲,还有蒯大人,以及其它资历官位更高的大臣在,再怎么说,也轮不到他一个三品礼部侍郎来辅政。”
“此言差矣。”萧琰澈笑着摆手,成竹在胸,“他要的并非辅政大臣,而是李、萧两家倒台,不知你可还记得唐国公?”
“自然。”
提及唐国公,李云澜忿忿不平,“他当初陷害针对芙儿,陛下震怒,将其削了爵位,当时可是闹了不小的动静,也是因为此事,京中再无人敢欺辱芙儿。”
应芙接过话匣子,顺势道:“可你有所不知,唐启恒乃唐国公的远亲,亦是唐家的旁支,为了避嫌,他们并未表现的太过亲切,就怕引人猜忌。”
“可陛下对此事心知肚明,受削爵一事的影响,唐启恒从吏部尚书降为礼部侍郎。”
“如此,我便明白了。”李云澜顿时了然。
一品变三品,唐启恒那般急功近利之人哪里接受的了?
估计他明面接受,实则怀恨在心,就等机会报仇雪恨。
不巧,圣上病重,欲立储君,寻辅政大臣辅佐新帝,他一听是李、萧两家辅政,这才着手对付。
如此一想,此事便水落石出了。
回过神,他颇为振奋地提议,“岳父,既已得知唐启恒的阴谋,不若这便将真相告知陛下,以免他对两家生猜忌之心。”
“不可。”萧琰澈蹙眉阻止,“咱们虽有证据,却多为间接,闹到陛下面前,凭唐启恒的三寸不烂之舌,估计很难将其一举定罪,反而还打草惊蛇,想再将其绳之以法就困难了。”
唐启恒行卑劣之事,他亦想将其绳之以法,可凡事都得讲究证据,他们目前的掌握的都只是隐隐指向他,稍稍找个漏洞,他便能钻出来。
闻言,李云澜逐渐冷静下来,却依旧心有不甘,“可唐启恒这么害咱们,就真的要息事宁人吗?”
这段时日,他因为流言一事而四处奔走,只为了查探源头,父亲亦因天象之事愁眉苦脸,一家子都不开心,他实在不愿就此罢休。
“非也。”萧琰澈耐心安抚,“以我对唐启恒的了解,圣上既未处置我与李将军,只说容后再议,他定会再出手的,咱们要做的便是静观其变,守株待兔,拿到实质性的证据,就不怕他不承认了。”
经他提醒,李云澜的情绪才舒缓了不少,“一切皆听岳父的。”
自这日起,他又加强对军营的监控,只待唐启恒自投罗网。
李、萧两家为天象之说而忙碌奔走,唐启恒亦没闲着。
这日,他将孔令找过来,道出心中忧虑,“流言已散播,天象也出现了,可圣上依旧无动于衷,似是铁了心的要帮萧琰澈他们,久而久之,此事便会被淡忘的,再想对付他们可就难了。”
李、萧两家的势力本就根深蒂固,难以对付。
这回,他也是费了好大劲才让陛下生出犹疑,若不趁热打铁,只会白白浪费机会。
加之陛下的身子又不好,说不准哪天就驾鹤西去,新皇即位,萧琰澈二人便是辅政大臣,位高权重,他一个三品侍郎还如何对付?
为今之计,只有再添一把火了。
孔令听出话中的深意,直言不讳,“大人需要在下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