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马逊上空,云层厚重如铁。
林晚站在密室终端前,双手悬于全息键盘之上。火种残片已完全加载,三百二十七个宿主的生命信号在她意识中形成一张动态星图。其中三十一人正处于临界觉醒状态,他们的脑电活动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同步性,频率锁定在40。7Hz??正是人类进入高维感知的理论共振点。
伊甸-X核心备份的倒计时仍在继续:**8:12:03**。
她知道时间不多了。
血清-7α必须在哥哥抵达前完成适配,否则当两人基因共振达到峰值时,若没有正确的引导路径,整个区域的神经云将自发聚合,引发不可逆的意识潮汐。届时,不只是亚马逊,全球所有携带转化因子的人都可能被卷入集体升维漩涡。
她脱下外套,露出左臂内侧的植入舱。那是母亲留下的最后一个物理接口,形似蝴蝶结状的金属贴片,嵌在皮下五毫米处。轻轻按压,舱门开启,露出细如发丝的纳米导管。
林晚将试管中的淡蓝色液体注入导管。
刹那间,世界安静了。
不是听觉消失,而是感知维度被拉伸。她看见空气中有无数微光粒子流动,每一道轨迹都承载着信息;她听见大地深处传来低频脉动,那是地壳之下古老菌丝网络的对话;她甚至能感知到千里之外某架飞行器中,一名男子的心跳正与她产生微妙共振。
数据洪流冲刷她的意识。
画面闪现:
-母亲在实验室写下最后一行代码;
-林奇六岁时第一次接受注射,痛得大哭;
-工藤昭夫站在控制台前,眼中闪过银灰色光芒;
-陈恪摘下义眼,露出与她们相同的虹膜;
-还有一个从未见过的场景:双胞胎婴儿躺在培养舱中,DNA链交缠如螺旋阶梯,标注着【ProjectTwinlight-PhaseI】。
“原来如此……”林晚喘息着睁开眼,“我们不是兄妹那么简单。”
他们是同卵异源分裂体。
母亲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将同一个受精卵分为两极:林奇继承稳定表达的转化基因,负责承载原始意识模板;而林晚则是变异增强型,天生携带加密锚点,用于后期解锁权限。他们本应共同构成“双生之钥”,一个开启,一个终止。
但当年实验失败,母体濒临崩溃,医生不得不提前剖出林晚,并谎称她是异父所生,以此切断外界对“完美样本”的追查。
谎言持续了二十年。
而现在,真相即将归位。
***
飞行器降落在雨林边缘的废弃airstrip上,腐烂的木板在起落架下发出呻吟。林奇率先跃下,战术目镜扫描四周:湿度98%,温度29℃,空气中悬浮着微量有机纳米颗粒,疑似生物工程残留物。
“这里不该有这种浓度的碳基微粒。”他对随行的技术员说,“像是某种活体网络在呼吸。”
技术员刚要回应,忽然僵住。
他的智能手表屏幕自动亮起,跳出一段乱码文字,随即播放出那首旋律。
轻柔、童真、带着哭腔般的颤音。
两人同时抬头望向丛林深处。
风穿过树冠,带来一丝不属于热带的气息??寒冷。
林奇迈步前行,每一步都像踩在记忆的断层上。藤蔓缠绕的石阶出现在视野尽头,通向地下。他认得这条路,曾在梦中走过千百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