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小说

精英小说>大隋:我,杨广,又苟又稳 > 第357章 不独存(第2页)

第357章 不独存(第2页)

孔博望一开始觉得杨广或许会拒绝参拜孔夫子,因为从他的表现来看,杨广并不遵从孔夫子。

但是其实他们都错了,对于华夏的先贤们应该来说杨广比他们任何人都要尊重,那些探究包含天下至理的先辈们是他一辈子追随的对象。

他尊重的是孔夫子而非孔家人,他尊重的所有先贤而非孔夫子一人。

孔博望说:“太子殿下如此尊崇孔夫子,是给天下人做了一个表率,相信一定会传为美谈。”

杨广带着微笑说:“孔夫子创儒学,周游列国,作为中原后裔自当尊崇。”

“太子殿下所言极是。”

孔博望接着说:“众人都知道太子殿下是大隋的第一才子,所以这次太子殿下到了,年轻的学子们也多想要和太子殿下亲近交流,太子殿下若是不嫌弃的话,在孔府的讲学堂,太子殿下和众人见一面吧。”

杨广并未拒绝这个提议,在众人的带领下来了讲学堂。

孔家的讲学堂非常的讲究,在各地的大学堂开张之前,这里可是学子们的圣地,每年从各处来朝圣并且学习的人数不胜数,但是近年来日渐凋落,登门而来的学子们是越来越少,大家都去了学堂,那里的学习氛围更加浓郁,而且有更好的希望入朝当官,就算不能中科举当官,也大都能谋个好差事。

特别是新式的各类工厂中,特别喜欢招收从大学堂毕业的学子,基本一进入就是领导层,这待遇可是相当不错的。

古朴的孔家讲学堂内,学子们纷纷入座,各个都坐的笔挺,非常的整齐,正襟危坐。

杨广缓步走上台前,看向众人,这其中应当还有不少的是之前喊口号的那群人。

这时候杨广也算是明白了孔博望等人的打算,武的不行来文的,知道杨广是个不吃硬的人,所以想要在文化讨论中让杨广更倾向于儒学。

的确杨广这人不吃硬的,但是他也不吃软的啊。

孔博望对着杨广说:“太子殿下,素问您是大隋第一才子,才高八斗,有当世诗仙之名,所以学子们多想要向您讨教一番。”

杨广看着厅中的众人,便说:“那孔老先生觉得今日我们谈谈什么呢?谈诗词吗?”

孔博望抚着胡须说:“诗词是小,学问是大,之前我们孔家去山东大学堂,有过一次辩论,和山东大学堂的一些学生互相论证,但是最终没有得出什么结论,论证的题目叫做【儒学对国家可有好处】。”

这个论题其实是非常有偏向性的,儒学对国家可有好处,那当然是有好处的,从根本上你就无法和儒家的人辩论,孔博望这么自信想来当初儒生在山东大学堂应该是大杀四方了吧。

杨广却摇了摇头,在身后的竹板上用毛笔写下几个大字【独尊儒术还是百家争鸣】。

写完将笔一扔说:“我刚到曲阜的时候,听到了不少的人在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我很好奇为什么你们要对我喊这样的话,为什么要对我说这个呢?”

杨广摆出一脸疑问的表情:“既然你们都喊了,那不如今日我们来讨论讨论,独尊儒术好还是百家争鸣好。”

听到杨广这么说孔博望有些诧异,没想到杨广将这样的事情都放到了明面上来讨论。

一时间不知道是自己胆小还是杨广胆大。

学子们也是面面相觑,其中有几个是这次进过大牢的人,现在更不知道杨广意欲何为,一句话也不敢开口。

孔博望见此情形说:“太子殿下,对于年轻人来说,这个题目是不是太大了。”

“既然都是要科考当官的人,所想的事情自然要更大一些才是,这题目我都觉得小了。”

杨广这么说,孔博望不知道如何回绝,眼神示意孔顺等人自己来接上杨广的话。

但是孔顺年纪虽然很轻,却有着自己的主意。

他的父亲早亡,所以童年和青年时代的经历并不算是什么幸福的经历,而往往这样的经历会让人有着超出年纪的成熟。

他怎么都没想到过孔家嫡系传人的位置会轮到自己的身上,毕竟前面那两房人数众多,这种一锅端的事情,让他去想他都不敢想,但是就这样真实的发生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