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小说

精英小说>那年花开1981 > 第五百零三章 他还想吞并你呢(第2页)

第五百零三章 他还想吞并你呢(第2页)

“所以现在整个集团的气氛都不对。”吴炎眯起眼,“尚宾昨天找我谈话,语气软了很多。他说:‘吴工,一分厂的技术底子最厚,不能荒废了。’这话什么意思?他在拉拢我。”

“那你答应了吗?”

“我说:‘只要研发自主权不被架空,我愿意多担些责任。’”

李野笑了:“你这是两边押注啊。”

“不是押注。”吴炎目光沉静,“是在夹缝里抢时间。我们必须赶在年底前完成三代原型机测试,否则一旦曲司认定‘进口替代’路线成功,国产发动机项目就会被彻底边缘化。”

正说着,手机震动了一下。

是老朱发来的微信:【查到了。陈国栋名下有一套位于西城区的三居室,购房款来自其妻弟注册的一家建材公司。而这家公司,正是风华广场项目的钢筋供应商之一。审批绿色通道的背后,是建委某处长牵线搭桥。】

后面还附了一张照片:一张银行转账凭证复印件,金额八十万,备注栏写着“工程预付款”。

吴炎看完,把手机锁屏,塞进兜里。

“证据够了吗?”李野问。

“够了,也太够了。”吴炎苦笑,“但现在不能动。一动,就会牵出尚宾的大舅子,甚至可能波及姜总。我们现在最需要的是时间,不是斗争。”

“那你打算什么时候出手?”

“等我们的心脏真正跳起来的时候。”吴炎看着他,“当我们的发动机不仅能跑,还能拉五十吨货翻越秦岭的时候??那时再说。”

两人离开修理站时,太阳已升得老高。

回到厂里,一切如常。技术科的同事们低头画图,打印机嗡嗡作响,广播里播放着《年轻的朋友来相会》。仿佛昨夜的一切从未发生。

但变化已在悄然滋生。

三天后,李野悄悄将第一批零件运往红星二厂。一周后,新的试验平台搭建完毕。由于地处偏远,且借用的是军工背景的老厂区,监控极少,安保松懈,反而成了绝佳的避风港。

吴炎则开始以“故障复盘”为由,频繁调阅一分厂历年发动机试验档案。他在办公室墙上贴满了性能参数对比图,白天开会时频频提出“过渡期技术储备”的建议,成功说服尚宾批准成立“动力系统前瞻性研究小组”,由他任组长,李野任副组长。

名义上,这个小组的任务是为未来五年技术路线提供参考;实际上,它是掩护地下研发的合法外衣。

经费从何而来?

吴炎动用了尘封已久的“技术创新奖励基金”。这笔钱原本用于表彰年度优秀技改项目,多年来因无人申报而积攒了近四十万元。他联合五名资深工程师联名提交了一份《关于设立新型高效柴油机预研专项的提案》,经职代会审议通过后顺利拨付。

钱不多,但足够支撑半年的基础运转。

与此同时,游风兴的日子并不好过。

轻量化曲轴剽窃风波虽未正式立案,但在行业内已引发议论。市技改办明确表示暂缓评审其申报材料,要求补充原创性证明。更糟的是,他试图通过关系打通建委资源时,意外撞上了陈国栋的麻烦??后者正因纪检部门介入调查而自顾不暇,根本无力施援。

尚宾趁机收回部分项目主导权,宣布由集团牵头组建“重卡核心部件联合攻关组”,强调“资源整合、协同创新”,实则削弱了二分厂的独立话语权。

权力天平,正在缓慢倾斜。

十月下旬,北方已入深秋。

红星二厂的秘密车间内,第三代原型机完成总装。

这一次,他们采用了全新的高压共轨燃油喷射系统,配合自主设计的涡轮增压器与中冷结构,压缩比优化至17。5:1,在保证低速扭矩的同时大幅降低氮氧化物排放。

点火前夜,六个人围坐在简陋的会议室里。

除了吴炎、李野和三位核心工程师,还有红星厂的赵师兄和一名退休返聘的老技师王工。王工曾参与我国第一代坦克柴油机研制,头发花白,双手布满疤痕。

“我这辈子见过太多‘快成了’的项目。”他缓缓说道,“最后都死在最后一公里。为什么?不是技术不行,是人心怕事。”

没人接话。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