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小说

精英小说>直播带秦皇汉武开眼看世界格格党 > 第 157 章 文学与文化影响力18(第1页)

第 157 章 文学与文化影响力18(第1页)

【清朝末年涌现了一大批的文学家,诞生了第一本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四大讽刺小说刘鹗《老残游记》,吴趼《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李宝嘉《官场现形记》,曾朴《孽海花》。】

【还有多次翻拍影视剧的鬼怪小说,蒲松龄《聊斋志异》】

【《聊斋志异》是我国”。】

屡次落榜后已经放弃科考、在民间搜集故事的蒲松龄看着天幕上的各种称赞,老怀欣慰。

“看来老夫虽然写鬼,还是被后世认可的。”

这样的欣慰,同样出现在被天幕称赞的一大批文学作者身上。

【此外,还有方苞、刘大櫆、姚鼐被称为“桐城三祖”,方苞被称为“桐城派鼻祖”,著有《左传义法举要》、《史记注补正》、《离骚正义》;姚鼐著有《惜抱轩诗文集》;刘大櫆,代表作《刘海峰诗文集》、《论文偶记》;】

【曾国藩的《治学论道之经》《持家教子之术》《冰鉴》《曾国藩家书》;袁枚的《小仓山房文集》《随园诗话》,《子不语》、《续子不语》;】

【著名戏剧家李渔,“芥子园”主人,著有《凰求凤》《玉搔头》等戏剧,《觉世名言十二楼》《连城壁》等小说,与《闲情偶寄》等书;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定庵文集》等等。】

【这些都上过我们的教科书,大家比较熟悉,今天说一下没有上过教科书的书籍。】

“上过教科书,这教科书不就是我们现在科举的四书五经?”相比沉迷仕途的文人,李渔出身不错,也曾在明朝科举中过秀才,明朝灭亡后无心仕途,回到南京隐居,自号居处为“芥子园”,还在这里画了最得意的作品《芥子园画传》。

他开设书铺,编刻图籍,一边写书卖书,一边结交达官贵人,好不乐乎。

“想不到,我的书也能当教科书。”

李渔低头看着手里的作品,摸着下巴一阵坏笑:“莫非,我这《肉蒲团》也能传世?”

恰好,天幕也提到了这里。

【这里不得不提一下,李渔这个宝藏男孩,作品在大清被禁毁,但是在海外很受欢迎。】

【《肉蒲团》是一本情色小说,主题却是轮回与报应,该书又名《回圈报》《觉后禅》,有《春》《夏》《秋》《冬》四卷,讲述了未央生一系列的荒诞离奇故事。】

【1705年,该书传入东瀛后,立时引发一阵风潮,日本学者甚至将其奉为经典。因为清朝屡次禁毁,目前《肉蒲团》最完整的手抄报是在日本东京大学。】

李世民:“……”

“这日本喜欢的作品,怎么都那么……”

一会儿喜爱大唐的《游仙窟》,一会儿喜欢大明的《金瓶梅》《剪灯新话》,一会儿喜欢大清的《肉蒲团

》。

怎么都觉得不太正经???

【此外,李渔最得意的作品《芥子园画传》,也被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收藏。】

李渔的笑容渐渐消失。

怎么回事,自己的作品流传到外人手里?怎么还是那日本人?

再一想到清朝的禁毁,恐怕流传到日本也是偷偷摸摸流传过去的,那还不如多刻印一些,带到地下算了。

【今天咕咕主要给大家讲讲,陈端生的《再生缘》和李汝珍的《镜花缘》。】

陈端生紧张地看着天幕:终于,到她了!

现在的她还十分年轻,才17岁,家境优渥,祖父陈兆仑是雍正进士,也是“桐城派”古文家方苞的入室弟子,著有《紫竹山房文集》和《才女集》,非常开明,乐于让家中女眷学习。

她的父亲陈玉敦乾隆时举人,曾任山东登州府同知、云南临安府同知。母亲汪氏是汪上堉之女,在开明的环境下有了优秀的文学素养。

陈端生在娘家时期,生活顺遂,备受宠爱,完全还没想到嫁人后的生活那么凄惨。

在父母的支持下,陈端生刚刚开始写作,写得也很顺利,家人朋友都说好,她已经迫不及待想要看到后世对她作品的评价了。

“大姐,夸你呢!”她的妹妹陈长生羡慕地看着姐姐。

江南一带世风开明,男女之防并不严格,不仅陈家家风开明,江南其他文人也是,陈长生同样文采飞扬,还是当时文豪袁枚的“女弟子”之一。

袁枚曾评论说,“吾乡多闺秀,而莫盛于叶方伯佩荪家。其前后两夫人,两女公子,一儿妇(指长生),皆诗坛飞将军也。”

【《再生缘》是弹词作品,由杭州女诗人陈端生著。从1758,陈端生才17岁时开始写,写到1770年,写成前16卷。这一时期陈端生的精力充沛,写出了大部分。】

【后来,陈端生所嫁非人,丈夫充军被迫远戍中辍,此后生母病逝悲伤过度搁笔。晚年经过亲友的请求补才开始写第十七卷,共60余万字。但是因为流放伊犁条件艰苦,陈端生并没有活到写完这本书,最终《再生缘》未终篇。】

曹雪芹看着想到了自己,伤感道:“哎,我的《红楼梦》未完,这《再生缘》也未完,的确是同病相怜。”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