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小说

精英小说>战国召唤系统 > 盆梵孟管(第1页)

盆梵孟管(第1页)

最让仲管感到不可思议的是,她的兄长就要回来了。

阿兄从高唐寄来书信,写了什么她和母亲看不懂,送信的人只解释说阿兄在齐地还有点事,但这个月一定会回洛邑一趟。

仲管总觉得阿兄不至于只写了这么点东西,因为竹简像是比小河还要长,怎么都卷不完。厚厚的一摞,像是叠起来的树桩,阿兄有说不完的话要说给阿娘听哩。

她把那封信翻来覆去看。总觉得齐国的文字好像和和洛邑的字不大一样,但到底哪里不一样,她也说不出来。她不识字。像她这样的人,从来都不识字。

仲管对着刀口刻出的纹路发呆,在她的想象里,这里是洛阳,这里是龙门山,这是香山,阿兄便是沿着邙山和黄河,一路走到齐国去了。再往东呢?再往东,她的眼底露出了迷茫,哪里就是和文字一样神秘不可知的地方了。

仲管很好奇,她有那么多的问题:

文字都是什么意思?

海是什么样子?

邙山的另一侧都有什么?

在这小小的村庄外,世界各处都发生着什么呢?

阿母走进来,问她在做什么,她说她在想阿兄。

阿母摸摸她的脑袋,她低下头,有点羞愧,因为她说了谎,她并没有在想阿兄。

她已经有点忘了,他的阿兄长成什么样了。

春秋战国时有“国”“野”之别。国,指的是住在城里的人和住在靠近城市郊外的人。前者大多都是贵族,后者则是贵族的下层,他们被统称为国人。

《周礼》:“王国百里为郊,二百里为州,三百里为野。”

住在野的农民,便是野人、鄙人。

洛邑这个中原中心的荣誉与仲管、以及像仲管一家一样的鄙人没什么关系,洛邑成为王都所需要的钱财粮食却全要由野人们承担。

不过洛邑的地理位置(而非周王室之故),对仲官也有特殊的好处。

至少洛邑很安全,诸侯之间的战争不会影响到洛邑,至少在周天子彻底消失之前不会。

却洛邑交通便利,向东可以达到魏国,齐国,鲁国,向南已经到达韩国和楚国。

位处交通枢纽的洛邑人对外行商很方便,商人进入洛邑城之前,也经常会先在附近的州野里换钱贸易。

受此影响,洛邑人经商成风。

仲管的阿兄在魏国西河求学学成之后,没有做官,先是跑去做了两年侠客,后又传来消息,被老乡带着行商。

仲管想象着,想象着阿兄如何做侠客,如何行商,如何在大海边,群山里带着剑,威风凛凛地行走在天地间。

那一天,阿母一直用若有所思的目光看着仲管。

晚上,阿母说:“仲管也到了出嫁的年纪了。”

仲管明白阿母是什么意思。阿兄能去魏国读书,是父母豁出去把阿姐嫁到远处换来的。可阿兄却一直没有混出名目来,也没有成家。

前年阿父走了,家里便很困难,阿母想让阿兄回来,哪怕不是很富足,但至少一个男人可以支撑一个小家。

她没有说话,只是在等。

她等来了甿拖着小麦来换她家的布。他换完东西,不走,站在门口偷偷地看仲管。

于是仲管知道了,阿母原来看上的是甿家的妹妹。

甿是住在州里的人,本是不屑于和仲管婚配的,但仲管的哥哥读过书,识得字,还走过天南海北做过侠客、做生意。于是甿便觉得要娶仲管没什么不好,让妹妹嫁给甿的哥哥更没什么不好。

仲管没有什么想法,她不讨厌甿,也不喜欢他,只是觉得阿兄也好,甿也好,这一切的一切都离自己很远。

她照旧去田里除草,田里一开始很热闹,后来大家都走了,只剩下仲管一个人。其他人喊她回家,但她摇头,草拔不完,她不想回去。这么大的田地,只能让她和阿母一起伺候,如果不日夜不停地干,缴了租税之后,今年就很难剩下点什么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