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小说

精英小说>重生之九十年代小美好 > 59餐馆危机(第1页)

59餐馆危机(第1页)

因为工厂的生产任务安排的不多,简书枚和管艳萍,张进波都不用加班,比较闲。三个人就趁着这个空档点凑在一起对帐。

其实一两个月前就该对帐的,但那时候大家都忙,没时间。并且因为忙,大家都没怎么顾得上小餐馆的生意。

不对不知道,一对三个人都有些没想到会是这样的结果,帐面上的收益明显没什么增长。按道理来说,生意应当是越来越好的啊。

张进波仔细回想了一下,说:“最近我们餐馆的生意好象是差了点啊。”

他把张姐夫叫过来问了一下,张姐夫也很肯定的说:“生意虽然是不错,但你要讲增加,真的没增加。”

简书枚也去问了一下陈嫂子,陈嫂子也说:“和前面没什么区别。”

也就是说,小餐馆的生意趋势并不好。生意保持着稳定还略有下降,但如果没有明显的增量,时间再长一点,这些客源搞不好还会再流失一部分,然后,小餐馆的生意就会变差。

“这是怎么回事啊?”管艳萍很不能理解。她还做着躺着就能拿钱的美梦呢。

简书枚也陷入了思考中,寻找问题出在哪里了。餐馆所有菜的份量没有变,口味也没有变,甚至还多了很多熟客,按理说应当是稳步上升的才对。

而张进波就很自责了,“唉,都怪我,这段时间没管过小餐馆。”

其实也不是完全没管,只是管的少了。毕竟他的正职也很忙,经常加班。程秋华把他培养出来了,大量的活都扔给他在做,他如果不忙,也不可能在这个位置上呆得下去。并且因为他忙,做的事情多,大家也都看到了,所以程秋华还打了报告给他加薪水了,老板也同意了。

就算是看在加薪的份上,他也该在工厂好好表现嘛。所以这段时间,他确实有疏忽了小餐馆。

“也不可能让你整天管着小餐馆的,大家都有自己的工作要干。你也别自责任了,我们还是想想办法怎么改进吧。”

管艳萍倒是没怪他。都在一个工厂上班,谁还不知道谁是真忙还是假忙啊。其实说起来,三个人当中,她才是最轻松的那个。

张进波加了薪要表现,简书枚当了组长也一样要表现,两人都忙的昏天暗地的,真没多少精力来管小餐馆了。

管艳萍这话倒是提醒了简书枚,“我有点猜到问题出在哪里了。”

“什么地方?快说。”张进波和管艳萍都急切的叫了起来。

“应当是大家都吃腻了,该增加几个新菜了。”

做饮食口味最重要,不止是要旧菜保持原来的好味道,也要时不时的推出些新菜式,不然老吃那几样,山珍海味也会吃腻啊。

“确实。我们小餐馆的菜,也就那些,基本是我们家乡的那些菜。老家的人吃还觉得亲切好吃,其他省的人,吃几次算是新鲜觉得好吃,吃的多了,人家就觉得还不如他们家乡的菜好吃了。”张进波也很赞同她的说法。

管艳萍综合了他俩的说法,提出了个新问题,“难不成,我们还要发展其他菜啊。可是我们都不会啊,张姐夫也就会为炒这些我们家乡的菜啊。”

甚至张姐夫都不是正儿八经的学过厨师的,他本身就是乡村流水席培养起来的,做的菜自然都是符合家乡人的口味。

小餐馆开业初期,他可以靠自己的厨艺加份量足,待客热情等优势取胜,但时间稍长,就不太行了。餐馆最重要的还是要好吃的菜多,还要符合大部分的人口味。

这年头,来自全国五湖四海的人都聚集在一起,你单做一个地方的风味是不行的。也要考虑了一下其他人的口味。

其实现在正是抢占地盘的时候。再过几年,川菜,湘菜,东北菜,客家菜等各大菜系,纷纷扎根于本地,争抢地盘,搞的红红火火。到那时候,大家的选择性就大了,你想吃哪个菜系就去哪个餐馆,选择多的很。

而现在呢,没有打着这种旗号的餐馆。本地,甚至都没有高级点的专门点菜,只经营中晚餐的餐馆。

大家都是早上卖早餐,中午晚上继续还有炒粉煮粉等,再加上些快餐小炒而已。大多数时候,来的都是三三两两吃快餐,甚至吃炒粉的客人。

真正点一桌子菜,正经吃饭的客人,一天也没几桌。生意好的时候,也不过是多招待几桌点个菜的客人。而且大家也不会点很贵的菜,一般就是点一个肉菜,其他配两个小菜,就完事了。

那种点一桌子菜,还鸡鸭鱼肉样样齐全的,有时候,几天都遇不上一桌呢。

其实这个地方的消费能力有限,大家都是出来打工挣钱的,多半人的工资都是拿到手就直接寄了大半回家的,舍得在外面吃的人不多。

能时不时在外面吃一顿的,要么是年轻家里没什么家庭负担的比如管艳萍,再不就是高收入的,比如程秋华这种。

其他人都很舍不得在外面吃的,大部分出来也就点个加肉加蛋的炒粉,或者点个加肉的快餐而已。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