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小说

精英小说>咸鱼穿成年代文炮灰快穿 > 公社一日游(第1页)

公社一日游(第1页)

第二天乔亚早早就收拾好自己准备上公社逛一逛,上次从县城回来一路上匆匆忙忙也没机会好好看一看公社的情况,这回可以好好的逛一逛,顺便打听打听公社广播站的情况。

江北公社的条件着实可以称得上很不错,公社里设置有广播站,下辖的各个大队基本都安装上了广播喇叭,她在村里每天早上、中午以及晚上这三个时段都能听到广播。

在这个没有电灯,没有收音机,没有手表的年代,大队广播就成了大家非常重要的获取信息的来源,以及掌握时间的‘时钟’。

清晨广播响起后社员们就起床做饭,等到广播结束,队长就扯着嗓子喊大伙出工。

当烈日当头的时候,广播再一次响起,大家则交回锄头或是扁担等农具,而后往家里赶着去吃午饭。

待下午两点钟广播喇叭一停,又是出工的时间。

黄昏时听到公社广播的第三次播音,大家就拖着疲惫的身子下工回家做晚饭。

饭做好后,大家端着土碗到自家门口或是晒谷场,聚集在一起一边吃饭一边收听广播。

一直到公社广播站全天播音结束,社员们才依依不舍的回到各自的简陋的家。

广播的内容也很具有时代特色,诸如中央方针政策精神、天气预报和公社通知内容。

日常宣读报刊社论和毛主席语录,报道“农业学大寨、工业学大庆、知青上山下乡、抓革命促生产”的先进典型。

文艺节目则主要播放“革命样板戏”和数量有限的歌颂共产党、歌颂毛主席的革命歌曲。

乔亚听了这么些天也渐渐习惯这别样的‘起床号’和‘熄灯号’,还专门打听了队里广播室的情况。

大队广播室的设备很简单,一台收扩音机加一只话筒。

收扩音机用作接收、传输公社广播站输入的节目,话筒只在召开大队广播会议和播通知的时候用一下,寻常时候不怎么用到,太费电。

一天早中晩三次的开机和关机由大队会计负责,并不需要专门的播音员。

她想着连大队都能听到公社的广播,那往上的公社广播站、县城广播站这些地方应该会需要专门的人才。

而她想在这个年代重新实现唱歌创作的愿望,就得先和这些搭边的机构有所接触,才能及时的抓住机会。

今天没有去公社的牛车,乔亚全程用自己的11路腿着去公社,不过有速行靴的加持,整天的速度也不慢,到达公社的时候不到九点。

江北公社的布局大小和县城不能比较,这里的基础设施更少,人流相对而言也就没有那么密集。

街上大多数人都是以步行为主,县城那种随处可见二八大杠的场景并没有出现在这个小公社上。

乔亚第一站就去了邮局,她对于集邮确实有种特殊的癖好。

没穿越前家里有几十本集邮册和标本册,一些是爷爷奶奶和爸爸妈妈留给她的纪念册,一些是她自己从小到大收集的成果,从国内到国外都有涉及。

要说她来了这里最想念的就是家里那间藏室的宝藏,也不知道现在那些宝藏都怎么样了。

乔亚的惆怅也只是短暂的瞬间,想这些无意义的事情只会徒增自己的低落情绪,人还是得向前看。

公社里的邮局地方不大,工作人员也不算多,但由于这里承载着整个公社下辖十几个大队的快递业务,看着还是有些拥挤。

乔亚的目的很明了,直接朝着寄信的柜台边走去,对着对面坐着的工作人员说:“大姐好,我想买邮票”

柜台后面坐着的大姐慢悠悠的从抽屉中取出邮票,而后漫不经心的问着乔亚:“需要多少张?”

乔亚也不清楚如今的邮票是如何售卖,其他有需求的人基本都是在寄信的时候当场买一张贴在信封,像她这种买来收藏的倒是很少。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