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小说

精英小说>锦锂她手握千亩良田带全家逃荒 > 第75章 拜师学医(第1页)

第75章 拜师学医(第1页)

事情宜早不宜迟。

刘大令已经找到了最好的日子。

初十,刘雨寒穿戴齐整,垂鬟(huán)(将发分股,结鬟于顶,使其自然垂下,并束结肖尾,垂于肩上。)

带着爷奶,爹娘一起去府城德济堂寻刘大夫拜师了,礼篮子里准备了刘雨寒精心送的八礼。

到了德济堂,刘大夫和刘家人互打了招呼,刘大夫把他们引到后堂的堂屋,长辈们坐好,刘雨寒双手捧茶,跪拜,说上敬语,随后送上八礼。

刘大夫把刘雨寒虚扶,从桌上拿了准备给刘雨寒的回礼,是他这些年学医的手札,病案本,可谓是非常之珍贵了。

“从今往后,你就是我刘亦谨唯一的徒儿了,竟选择学医,师傅望你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媸,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深心凄怆,勿避险巇、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如此可为苍生大医,反此则是含灵巨贼……

(备注:凡是得大道的医生治病,必须要安定心神和情志,没有其他的欲望、追求的干扰,首先生发大慈大悲的同情心,发誓愿意普遍地救度含有灵魂的个体的痛苦。如果患有疾病来求救治的,不可以计较病家的社会地位高低、拥有财富多少、年龄大小、相貌美丑、是冤家还是亲友、汉族还是少数民族,愚笨的人还是聪明人,一视同仁,都当作至爱亲人对待;也不可以瞻前顾后,考虑医病下药对自己是吉是凶,维护、爱惜自己的身家性命。看到病家的痛苦、烦恼,就好像自己感同身受,心底里深深地凄切悲怆,不避艰难险阻,不怕月黑夜深,不顾严寒、酷暑、饥渴、疲劳,一个念头就是赶去救治,没有显示功夫、事迹的心思。像这样才是百姓的得大道的医生,反此道行之的,就是生命的最大的戕害者。)

刘雨寒双手慎重接住。“吾必心无旁骛,一心向学,救死扶伤,谨遵师父训言。”

……………………

吃过午食,刘大令一伙四人先回去,刘雨寒在原先住过的客栈订了四晚的上房,跟刘石楠说好了十四那天来接她和师傅回家过节。

柳氏想留下来陪女儿,刘雨寒拒绝了。

她要天天去药铺和师傅学医,怕她无聊,她住在客栈的自保能力还是有的。

刘雨寒开始了她的学医生涯。

从认药抓药开始,她已经认识了绝大部分的草药,师傅会叫她背出每种药的特性及作用,还有相似的药之间又各有什么区别。

不是答对一次就能过关,而是每天随机查问抽问,做到熟能生巧,一丝不苟。

还有哪种药怎么泡制,怎么晾晒,最佳形状如何,哪种药因故不能使用?总之林林总总,比她所知道的要繁复的多。

总之就是反反复复的学,反反复复的背,不只记在脑子里,更是要记在心里,没有把这些学扎实了。离望闻问切诊脉独立看诊还远得很。

她这几天大多时间跟着药童阿飞认药,熬药。

阿飞年18,一直跟着刘大夫足有6年,照顾他饮食起居,拿药开药,他虽然天赋不是很高,但是胜在勤奋踏实,已经能独立的拿药方取药熬药,开一些简单的方子。

如果师父或德济堂有哪个大夫开方子,他会给刘雨寒方子看着她抓药,抓好的药阿飞再复看一遍,不对的纠正,做到分量不能多也不能少。

德济堂总共有五个正式的坐诊大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