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小说

精英小说>隆万盛世 第501章 > 第961章 1050消息泄露(第1页)

第961章 1050消息泄露(第1页)

第961章1050消息泄露

张居正说的山东事和黄白册,魏广德自然是知道。

当初山东事的处理,魏广德还在礼部,说不上话,但也有人来找过他说这事儿。

他也通过陈以勤,在内阁表达了反对的意思。

那是隆庆元年,还是户部尚书的葛守礼以“直隶山东等处土旷民贫,流移日众,而有司变法乱常,起科太重,征派不匀。新法不论户之等则,只论田之多寡,致使百姓放弃田土,以避差役。

黄河以南,太行山东西,土地贫瘠正赋已无力交纳,岂能再加以重役”的理由,反对在北方推行一条鞭法。

特别是葛守礼看到一条鞭法的一些缺陷,提出“工匠因没有土地而免差。富商大贾虽多有资财亦因无田而免役。致使衣不遮体、终岁辛劳的农民独受其困。”

另外就是对地方官吏办事不同,葛守礼也是非常看不惯,在奏疏中直言“不论仓口,不开石数,只开每亩该银若干,致使吏书因缘为奸,增减洒派,弊端百出。”

因为一条鞭法存在的种种弊端,所以葛守礼是旗帜鲜明站在维持旧法之上,指出“国初征纳钱粮,户部开定仓库名目和石数价值,小民照仓上纳,完欠之数瞭然,其法甚便。”

这事儿,魏广德当然清楚,虽然在后来他入阁以后,在江西地方请托之下,内阁批准了在江西试行一条鞭法,但其中弊端,他也是看在眼里。

本质上,如果执行一条鞭法之外能够开征商税,大明朝的税法就算完美了。

只可惜,这两条都被朱元璋给预定了,虽然并没有定死,朱元璋也是留了口子,允许后代帝王视情况斟酌,便宜行事。

可是后面的话被文官集团选择性忽略,认定朱元璋定下来的东西就是祖制,不容更改。

至于南京湖广道试监察御史陈堂所奏黄册、白册,魏广德当然知道,官场公开的秘密。

朝廷征粮征税是按照黄册分摊赋税,而地方官府执行时不时按照黄册进行,因为猫腻就出在他们身上,所以他们私底下还编制白册。

征钱粮,编徭役,有司都以白册为重。

陈堂只是向朝廷陈述了事实,但也没敢说用白册替代黄册的话。

这篇奏疏递上来的时候,魏广德还没回朝,不过回来后他也听说了此事,还找出奏疏看了看。

“叔大兄,你是想借着这次机会,重新编制黄册?”

魏广德试探着问道。

“沿袭至今,奸吏那移,豪强影射,弊病不可胜数。

黄册掌握在里胥手中,任其增减,钱粮完欠,差役轻重,户口消长,皆与事实不符。

若是朝廷依仗现有黄册布置行事,难免出现差池。

如今考成法已经推行,我欲在此之后,重新编制黄册和清丈天下田亩。

洪武朝时期,天下纳赋田亩尚有八百余万亩,何以至今只剩四百余万不到五百万之数。

朝廷亏空,还不是被下面胥吏贪了去,想想为之骇然。”

张居正也不藏着掖着,魏广德都敢提出大概钱法,在内阁里,他难道还不敢说出现今大明朝廷上下存在的种种弊端。

魏广德没有接话,而是看向一旁满脸骇然之色的吕调阳。

张居正也注意到魏广德的目光,随即也看了过去。

吕调阳在二人目光注视下,难免感觉不舒服。

朝廷的大事儿,基本上就是你们两个在商议施行,难道还想让我来做这个出头鸟。

吕调阳心里委屈,他在内阁就是个象征意义的存在,干最多的活儿,掌最少的权,特么的,这两人还想利用他。

吕调阳装作思索状,也不说话。

魏广德不接张居正的话,那是因为此事牵扯有点大,说事关天下也不为过。

看都魏广德和吕调阳都不接茬儿,张居正只好继续说道:“我记得当初葛御史提出一条鞭法在北方所困还是很有见地。

朝廷要推行全国,就不得不掌握真实数额,北方田亩、人口事关重大。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