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小说

精英小说>开局向朱元璋直播朱棣会造反 > 第一七七章(第2页)

第一七七章(第2页)

地13万平方公里,一个2022钢材产量183亿吨、粗钢产量124亿吨的巨无霸啊!全中国的粗钢产量

也不过1018亿吨呢。】

傅友德本来已经觉得自己心如止水,再也没有什么能叫自己失态了。然后他的茶水又喷了出来。&34;什么……什么?多少……多少来着?&34;

朱权头晕目眩说:“他们兔朝不是只有14亿人吗?那不是等于每个人有1200多斤铁吗?要那么多铁干什么啊!&34;

“什么啊,14亿人用‘只有’来形容,合适吗?”其他人说朱权了。&34;不是铁,是钢!&34;又有人补充道。&34;怪不得有那么多高楼大厦,看上去都需要钢来制造——&34;

“我们是他们

的……”郁新试图算一算。

&34;别算了。&34;茹冷静道,&34;不要以己之短,较人之长。&34;&34;我们有什么长于对方的?&34;杨士奇突然问。

大家一时沉默。片刻后,朱橚弱弱说:“我们……古文学得比他们好?”

【导致官营没落的原因有很多,最直接的还是劳动和付出不成正比。

参考著名的遵化铁冶厂,全场民匠220人,军匠84人,民夫1365人,军夫927人。(永乐时兴建,此为永乐数据)

军匠工资是里头最高的,每人每年给粮108石(5646rb),冬夏衣服布2匹,棉花2斤8两。其他人的工资就更没啥好说的。往往一次服役6个月,10月份干到次年3月,要春耕了把你放回去种田。

跟他们一起打工的还有罪犯,这些人是来厂子里打工服刑,待遇更烂,就给口饭。】

朱横在那凉薄道:“可以啦,大侄儿八品以下全部给钱,还要他们自带干粮干活呢。我爹也……&34;

老朱言简意赅:&34;堵!&34;

【工人们动辄遭到官吏打骂,商辂的笔记载“蓟州铁治,皆鬼薪城旦耳,顾十九毙命”。矿工也容易得职业病,朱元璋在洪武30年就指出采炼“病民”,一口气革罢9个铁冶所。只是几

个月后,工部说我们好久(2年)没开工了,内库铁储存不够,又下令再炼一年。总之,不给牛喂草,却要牛产奶。落后的生产关系阻止了官营的发展,这是毋庸置疑的。】

老朱皱眉:“这是要咱给他们发更多工资是吧?”他看向郁新。郁新也无奈:&34;陛下,这财政的问题……&34;

【民营会好一些,矿老板们不但挖矿,还制作铁制品销售。制品远销海外(走私),赚的飞起。高额的利润带动产业分工,还带动了部分雇佣关系的形成。

待遇自然而然的会好一些。

一些些,终明一代,最发达的广东也没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工厂,打工仔们多为帮工or学徒,有上下尊卑之分。不是单纯的金钱雇用关系。】

本来还在说财政问题的郁新愣了下。

朱棣此刻道:“所以工人们不止希望有更多的钱,还希望有更高的地位。还希望没

有什么上下尊卑之分,这样才能够调动他们的生产积极性?&34;

朱樉已经学会偷偷把堵嘴的东西拿掉了!他抓紧说话:&34;然后就是无产阶级革命啦!他们不要太尊贵!我们才是仆人!&34;

【ps:明朝允许民营,但鉴于工人群体的服从性强,更容易组织成为军队(戚家军的主力就是义乌矿工)。政府对民营矿查的比较严。

一般是两种条件下,允许民营。

1、审核后,发营业执照,要求你固定税率缴纳所得;

2、充当承包商,在官府的管理下进行开采。

以上是符合法律法规的,你当法外狂徒偷偷开采无主官山的矿,也可以。只要别被抓。或者偷偷开采,然后煽动可怜矿工们起义,就像堡宗时期那样。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