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即便是理念、文化、语言、礼仪等想通下,但也不能去拿惯性思维衡量所有。
别的不说,单单是提及排外一事。
在汉室有此思潮的,有幽州、并州、凉州、益州、荆州、交州、扬州等地,而造成这一思潮的原因有很多,上述提及的诸州各地,有相同的,有不同的,故而在解决此事上,就不能照本宣科的来解决,要根据不同的情况来具体谋划和落实。
适合荆州的,不一定适合益州、扬州等地。
适合益州的,不一定适合荆州、扬州等地……
或许最终要达成的目标是一致的,但是在朝同一目标的过程,却一定是不一样的,这就是治理天下的难点所在。
由此就能引出一件事,即改革为什么会充满坎坷与艰辛,最本质的核心,即无法确保所有人的利益不受损。
在改革之下,势必会有一部分群体受损,唯有这样才能让更多群体获益得利,如此就必然会起冲突与对峙。
针对于益州今下的变局,贾诩找寻到了一条有利于曹氏的路,益州的变局与演变,将在接下来迎来悄无声息的变化。
作为一方势力的谋主谋士,就是要以最低的代价与付出,继而换取最大的好处与变局,由此实现既定的战略部署。
当益州事态乱中有序的改变之际,与之毗邻的荆州同样在变化着,这也使曹昂变得忙碌起来。
荆州·襄阳郡。
征东将军府。
“大兄,豫州方面取得了开门红,汝南、颍川几地疯抢特别债券,其中购置一年期特别债券最多,份额达到七千五百八十余万钱!豫州刺史府派人送回的公函,请示能否追加一批特别债券,嗯,是一年期限的。”
“大兄,徐州方面的也是一样,除了徐州本土诸族外,还有被迁去的青州诸族,购置一年期的特别债券份额最多……”
“公子,荆北这边的……”
“公子,扬州这边的……”
“公子……”
聚在堂内的曹植、曹冲、蒋济、董恢、荀恽、荀俣、郭奕等一行人,你一言我一语的讲述着各自负责的核准事宜,在对曹昂禀明各项情况时,一个个的表情是亢奋的,激动的,因为他们都没有想到特别债券会如此的受到欢迎。
反观曹昂却是一脸平静,倚着凭几听取众人的禀报,而在曹昂的内心深处,则在盘算着种种。
透过众人所讲种种,曹昂从中获取到不少有用信息,围绕曹袁之争展开的第二战,在他所节制的荆豫徐扬四州治下,超过半数的士族阀阅等群体,其实是持有观望姿态的,故而购买一年期特别债券最多,在此等态势之下,对此也衍生出各种想法,这些会随着前线战局的变化而出现细微改变。
而除了上述提及的这些外,还有对曹氏持看好姿态的,以及对曹氏采取紧跟姿态的,这带来的直观体现,就是所购置的特别债券,是以三年期、五年期为主的,其中购买期限越长的群体,就是曹氏今后要扶持好,拉拢好的群体。
凭借着先前展开的一系列征伐,使得过去地处不利地位的谯县曹氏,今下已然是今非昔比了。
这种改变是显着的。
而想要叫谯县曹氏进一步增扩地盘,夯筑根基,增强底蕴,最是行之有效的法子就是跟汝南袁氏相争,在一次次的对弈与对抗下,谯县曹氏能一次次力压汝南袁氏,即代表所部势力在不断向上攀升的。
人都是现实的。
这世上锦上添花者多,雪中送炭者少。
“看来征东将军府颁售的特别债券,在荆豫徐扬四州治下还是颇为受追捧的。”当曹植曹冲他们停下时,一个个看向曹昂之际,沉吟许久的曹昂露出淡笑,看向堂内众人道。
“既然是这样的话,那就对外在增发一批特别债券,以五年期的为主,三年期为辅,一年期只增少批量,此事征东将军府这边会尽快明确的,你们要做的事情,是给豫州等地写一封公函,叫各地知晓此事。”
嗯?
当曹昂这话讲出后,堂内不少人露出惊诧之色,不对啊,按着各地汇总的情况来看,即便是增发特别债券,那也该是以需求最大的为主,怎么到现在反而反过来了。
“公子……”
“大兄……”
在此等态势下,一些人下意识想出言提醒,可当他们话到嘴边时,一个个却都停了下来,一些人的表情跟着变了。
他们似乎联想到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