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小说

精英小说>修仙大唐之问鼎沧溟 > 第二百二十一章 除魔正当时(第1页)

第二百二十一章 除魔正当时(第1页)

李淳风、上官庭芝、骆宾王、王勃、姚崇李治做梦也没有想到,他只不过是随意溜达溜达,在蓝田县的一处酒楼之中,竟然就碰到了大唐的几位名人。当然了,这些年李治也算是经多见广了,不会因为再碰到几个知名的人物,就会心潮澎湃一番。客观来讲,在座这五人,此时名气最大的自然就是身在「钦天监」的李淳风,然后才是骆宾王和上官庭芝。至于说王勃,才华早露,未成年即被司刑太常伯刘祥道赞为神童,向朝廷表荐,对策高,需知‘宁在直中取,莫向曲中求,在下虽然遭了贬斥,到底是朝廷的法度,岂能是贵人三言两语就能废除的」好嘛,还真是一副臭脾气,宁折不弯的主啊?「哈哈,好,好气概!这样,本人在自我介绍一下,本人姓李名治,家中排行老九,刚刚做了七年的大唐国主,能给观光安排个位置吧?」李治还真就被这骆宾王给气乐了。他本来不想暴露身份,倒不是出于安全的考虑,像他现在的修为,连天庭除魔战场都去了,在自家地盘上还有什么好怕的?无非是嫌暴露了身份麻烦而已。今日在此遇到这几位大才,又收了上官婉儿这样的弟子,为了给骆宾王这头倔驴「施施压」,索性把皇帝的身份亮了出来。「什么?您是」别说是骆宾王,在座的有一个算一个,上官庭芝、王勃、姚崇,哪一个禁得住这样的「惊吓」?「怎么样?贫道难道还会害你们不成,这一个个的——」既然身份已经挑明了,李淳风立马站了起来,先行向着李治行了一礼。「臣等见过陛下——」「草民见过陛下——」李淳风都拜了,其他人哪里还有不相信的道理,一个个慌慌张张地拜倒在地。「好了,都起来吧,今日真是偶然路过此处,看到李道长在此就过来讨杯酒喝,没想到能遇到诸位,还有我这个乖巧的小徒弟。」李治示意众人都站起来重新落座,小婉儿却早被白素贞抱了过去,看到这一幕心中是又惊又喜。「大师姐,这就是大唐的国君啊,他居然是婉儿的师尊,咯咯咯,太好玩了——」到底是个五六岁的孩子,发现「皇帝」这样的稀罕物,突然变成了自己的师尊,心中那份特有的童真还就是难以名状的。「三师妹,师尊说过,无论在什么场合,我等称呼‘师尊即可,无需理会那些俗套。」白素贞低声地告诫着小婉儿,她也非常喜欢这个小丫头,看着上官婉儿机灵古怪的样子,不知道带回去对上那个「顽劣」的沉香师弟,又会是怎样的一番情景呢?幸亏李淳风已经将整个二层包下,酒菜上完之后,整个二楼已经没有「玉烟阁」的人,要不然这样大的场面,岂不引起不必要的轰动?「主上,臣本就是个不知道变通之人,在有司都能得罪上峰,这如果到了太子殿下身边,岂不是」别看骆宾王平日里也是个清高之辈,绝对属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那种,可是大唐国主当前,再淡泊名利之人,也不明有些拘谨。「哈哈哈,就是要借助观光这份孤直之气,那小子现在也十来岁了,平日里恐怕只顾得修行道法,毫无半点规矩可言。」「你放心,在你教授他期间,那小子绝对是没有半点法力的,你就只当是个普通的学童,正常教导他就是了。」看到唐皇都做下如此保证了,骆宾王也不再坚持。为官者,能留在中枢,有几个人愿意到地方上去啊?再说了,这是直接被唐皇点了太子殿下的西席,将来即便不能混一个太子太傅当当,好歹也能来一个太子少傅吧?「至于元之和子安二人嘛,你们就在今科秋闱中努把力,好好与全大唐的学子们比一比,只要榜上有名,自可留在长安。」对于姚崇和王勃二人,李治却还是知道的,此二人都不算是擅长科举之人。王勃学识颇杂,幼年时就非常聪慧,六岁时便能作诗,且诗文构思巧妙,词情英迈,被父亲王福畤好友杜易简称赞为「王氏三株树」之一。九岁时,王勃读颜师古注的「汉书」,撰写了「指瑕」十卷,指出颜师古的著作错误之处。十岁时,王勃便饱览六经,十二岁至十四岁时,王勃跟随曹元在长安学医,先后学习了「周易」「黄帝内经」「难经」等,对「三才六甲之事,明堂玉匮之数」有所知晓。十六岁时,应幽素科试及第,授职朝散郎。这位可以算是一个纯正做学问之人,却不是太擅长从政为官,好在现在不过双十年华,可塑性还是很强的。至于说姚崇,更是被李治看好。如今的大唐政务,多有房玄龄、魏征、长孙无忌三人处理,最多唐王李承乾从旁掌总。可惜,那三位都是八九十岁的人了,虽然修行有成,寿数和精力都没什么问题,思想的固化未必就能跟得上时代的发展。可惜没有年富力强之人接棒,就算是眼前这个姚崇未来可期,恐怕也得放在这些老人身边锻炼个十年八年的。有唐一朝,前房杜、后姚宋,可惜李治没能见到活着的杜如晦,如今有了姚崇,那么宋璟又在哪里呢?翌日,李治一行三人先行回了长安,小婉儿却有些粘着白素贞,索性就随李治他们一同走了。上官庭芝对此倒是没什么意见,古来修行随师尊上山一去数十年都有的是,他巴不得自家女儿能多跟唐皇接触一番呢。别的不说,如果能够学到唐皇哪怕十分之一的本领,都足够上官婉儿一生受用的。看到唐皇一行人消失在视线之中,上官庭芝心中自是感慨万千,看来,命中注定的事情,还真就是无法改变的啊。当年上官婉儿将生之时,她的母亲郑氏曾经梦见一个巨人,给了她一秤道:「持此称量天下之士。」郑氏料想腹中,会是一个男孩,将来必能称量天下人才,谁知生下地来,却是一个女儿,郑氏心中甚是不乐。这婉儿面貌美丽,更是胜过她的母亲,自幼聪明伶俐,出世才满月,郑氏抱婉儿在怀中戏语道:「汝能称量天下士么?」婉儿竟然「呀呀」地相应之。姚崇和王勃却暂时留在了辋川山中,此处风光秀丽,更有无数别庄雅苑,正好方便静心读书。今年的秋闱在放在了十月上旬,据此尚有两个月的时间,而从此处到长安城,快马半日即至。虽然有了唐皇李治的包票,这二人却不愿意走幸进之路,经此一事与天下举子放手一搏之心更浓。李淳风、上官庭芝和骆宾王三人却又在此盘桓了数日,这才打马回长安,而这个时候,李治等人早就回到大明宫了。「孩儿给父皇见礼了——」「弟子薛丁山,拜见师尊——」李治等回到长安城,并没有惊动任何人,直接进入到了大明宫中,却第一时间就被杨婵感知到了。如今整个皇宫,都在「宝莲灯」的护佑之下,但凡有一丝的风吹草动,自然逃脱不了杨婵的感知。李治等人到来之时,杨婵正带着儿子沉香、二弟子薛丁山以及薛金莲那小丫头,一起在「太液三岛」之上修炼呢。短短的五六年时间,这三小的差距就被拉大了许多。如今刚刚十岁的沉香,已经是「太乙玄仙」初期的境界了。没办法,这小子整天往「山河社稷图」中跑,不说里边那近乎液化的灵气,就是那些知名不知名的奇珍异果,都不知道被这小子偷吃了多少。薛丁山的进境也算是不慢,有了杨婵的亲自督导,敖凌甚至把龙族的「九转神龙诀」都传给薛丁山锻体。好歹也叫一声「二师母」的,李治收的徒弟,跟他们几位皇妃的徒弟又有多大区别呢?薛丁山自知自己起步晚,年岁上又比沉香师弟大了三四岁,修行起来就更加的刻苦、勤奋。这五六年下来,硬是将修为提升到了「天仙」中期,这个进度虽然比不得沉香那样的妖孽,放眼整个大唐也是出类拔萃的。薛金莲比起那二位来,进境就差了不少,一则小丫头年岁尚小。好吧,薛金莲如今也十岁了,比起沉香来,还大了三个月。如今的薛金莲勉强进入「金丹」期,她于修行之上的资质,只能算是一般,杨婵也不敢太过刺激她的进度,平稳增长就好。在这三小的身后,还跟着一个小男孩,只有四五岁的模样,却已经是「玄仙」中期的修为了。这就是敖凌为李治生下的儿子,整整怀了二十八个月才降生的,生下来就是「天仙」后期。不得不羡慕龙族强大的先天优势,再加上李治的血脉同样的不俗,造就了这位小皇子也是天赋异禀。敖凌产下这个小皇子之时,四海龙王齐聚长安城。旷世奇珍自然是送了不少,莫道龙宫无宝贝,虽然都不是太过顶尖的,「后天灵宝」级别的还是有那么几件的。而作为敖凌的亲生父亲,东海龙王敖广更是以龙族当代族长的身份,将整个大唐的所有水系都封在了敖凌的名下。换句话说,诸如南边的江水、北边的河水、亦有济水、汾水、渭水等等,只要是大唐境界的龙族势力,统统归敖凌来调遣了。这股子力量可不小啊,有了如此庞大的水系存在,大唐真就能彻底做到风调雨顺、自给自足了。而敖凌这个「龙女娘娘」,也算是被正式给做实了。如此大礼,自然引得大唐朝野震惊,太上皇李世民亲自出面,率领文武重臣款待四海龙王。在酒席宴上,多喝了几杯的东海龙王敖广,很是「无耻」地抢夺了小皇子的冠名权,为敖凌所生的孩子取名为「敖霆」。李世民也没有反对的意思,甚至觉得这个名号很是与自家这小皇孙相配,「敖霆」——含从容自若、风度翩翩、名扬四海、气贯长虹之意。只是暗中嘱咐宗人寺,在皇家玉蝶之上,在「敖霆」二字之前又添了一个「李」字而已。「李敖霆」,一如大唐当今的太子「李沉香」。「母后,这就是娘亲和母后时常说起的父皇吗?——」毕竟是第一次见面,小敖霆还是有些认生,躲在杨婵的裙摆之间不愿意过去,却探出小脑袋来望个不停。「这是凌儿所生的孩子?」「破妄金瞳」之下,小敖霆的底细自然被李治看得清清楚楚。好嘛,自己这几个孩子都够妖孽的,这小子才几岁啊,都已经是「玄仙」中期修为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