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小说

精英小说>修仙大唐之问鼎沧溟 > 第二百六十四章 微语服人曹(第1页)

第二百六十四章 微语服人曹(第1页)

「陛下,臣有罪——」当李治带着敖霆、小太平和石矶三小赶到「伏俟城」皇宫的时候,「明堂」门口却有两人在跪迎。一个是吐谷浑的实权丞相姚崇,现在应该称之为「青海道」刺史了,而另外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竟然是阔别了多年的魏征?看着这样一对组合,李治心中就「咯噔」了一下,预感到有大事发生。「玄成公怎么会在这里?快快请起,这大冷的天,为何要行跪迎之礼呢?」「元之啊,你也起来吧,都是做过一国之相的人了,怎么还是毛毛愣愣的,还不把玄成公给搀扶起来——」有唐一代,臣见君未必一定要行跪礼,除非在特定的庄严场合,比如新皇登基、祭祀或大典之类的。就算是平时上朝,也不过行拱手礼而已。可是眼前这二位,一个是吐谷浑的实权丞相,一个是大唐的诸相之一,都是大唐政权站在顶端那一小撮里边的。这样的两个人,如今竟然齐齐跪在那里,而且姚崇竟然还口称「罪臣」,就让李治有些搞不懂了。「陛下,咱们还是到里边去说吧。」倒是老魏征先从地上站了起来,甚至还暗中碰了碰依然跪在地上的姚崇。「太平,你先带着你二哥和石矶去后边找你娘亲吧,一会儿为父再去寻你们。」明知道这二人一定有要紧的事情,李治还是耐着性子先把这三个小家伙打发了。「元之,你先来说说吧,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李治率先走进「明堂」之中,老实不客气地居中而坐,他甚至有一丝丝的诧异,为何今日不见武媚娘在此?「陛下,臣有罪,臣臣把贤妃娘娘看丢了——」进入到「明堂」之后,姚崇居然又矮了半截,面上甚至露出了凄苦之色。「什么?看丢了是什么意思?」姚崇的话,让李治一时有些摸不着头脑,运足目力向整个皇宫扫了过去。果然,偌大一个皇宫之中,并没有发现武媚娘的影子。「臣昨日接到‘藏西道裴帅的三千里加急,知道陛下您回来了,且不日可能来到‘伏俟城。」「臣就想着要把这个好消息尽快通禀给贤妃娘娘,可是可是当臣来到‘明堂之时,却怎么也没找到贤妃娘娘了——」这是昨天发生的事情,到现在为止已经过去十来个时辰了,这位三十岁不到的「青海道」刺史,竟然一夜没睡,滴水未尽。「呵呵,好了,我以为多大的事情呢。元之啊,你恐怕还不知道吧?贤妃娘娘那也不是普通凡人啊,她可是也有着‘太乙金仙巅峰的实力,你还真把她当做寻常妃子对待吗?」听到姚崇的叙述,李治的已经断定武媚娘一定有事情发生。不过,这种事情无论好坏,似乎根本就不应该怪责到姚崇的头上啊。武媚娘要是想自己离去,一百个姚崇也看不住啊,要是真有人劫持走了武媚娘,姚崇就算是想阻挡也白给啊?李治是什么人,他可不会因为武媚娘是自己的女人,消失不见了就问责于当地的官员,那样他岂不是成了昏庸之辈?「这件事情元之你就不用再考虑了,吐谷浑正式改称‘青海道,想必长安方向很快也会派遣文武过来。」「这‘伏俟城朕倒没什么担心的,主要是下边设置多少郡县,这些郡县的主管之人务必要斟酌好。」「‘青海道不同于别处,甚至同‘藏西道相比也大有不同,不能一成不变地实行大唐既定的政策。」「具体的事情,你这个‘青海道的首任刺史一定要能走到百姓中去,‘青海道的总督人选朕已经定了苏定方,希望你们二人同心协力,给大唐营造一个‘塞上江南——」好嘛,李治为了转移姚崇的心思,不惜跟他聊起了自己最不热衷的政务。不过,到底是有着远超这个时代的眼光和见识,随随便便说几句,都能给姚崇很大的启发。别说是年轻的姚崇了,就算是历经了大唐三朝的老魏征在一旁听了,也惊得目瞪口呆。难道,陛下真的是「生而知之」之人吗?姚崇被李治一顿海阔天空的「忽悠」之后,心满意足的离开了,看他走路的姿势,俨然要大展拳脚的样子。这正是李治最愿意看到的。如今的大唐,已经空前的强大,房玄龄、魏征甚至长孙无忌都老而弥坚,狄仁杰更是成为最有力的后继之人。那么,对于年轻的姚崇和宋璟,李治就能够给予他们足够的成长时间和空间。「这么多年了,老臣还是第一次聆听陛下论政,尤其是‘士农工商四民并举,因地制宜、民族大融合老臣实在是受益匪浅啊。」姚崇志得意满地离开了,甚至将这一夜一天以来心头的阴霾都抛诸于九霄云外,他要「上山下乡」去了。「明堂」之中,就只剩下了李治和魏征两人。「玄成公谬赞了,您可是我大唐的‘强项之人啊,如果您都开始拍朕的马屁了,咱们这大唐风气可就堪忧了。」也许是亲手拯救了姚崇这个热血青年,李治竟然随口开起了老魏征的玩笑。不过,面对西来的魏征,李治觉得此老的问题,应该比姚崇更严重吧?「陛下,老臣此来是带给您一个消息。」看到李治投来询问的目光,魏征也没让他等多久,主动开言道。「哦,什么样的消息‘值得让玄成公亲自跑这一趟啊?」李治习惯性往案几上摸了一把,竟然连杯茶都没有,他才想起来方才姚崇的话。武媚娘,消失了。「陛下,老臣得到可靠消息,就在昨日天庭兵败地府,五万天兵天将,能活着回的到天庭已经不足万人,就连领兵的李天王都身受重伤。」「大天尊的‘天赐卫也损失惨重,高阶战力几乎人人带伤,若非三坛海会大神哪吒三太子及时赶到,恐怕结果就更加严重了。」「天庭本想从地府打开一个缺口,尽数灭除其间的魔族势力,不想半途竟然遭遇了‘幽冥血海的大批精锐。」「经此一役,天庭要想在短期之内重整旗鼓、再战魔族,恐怕并非易事了。况且,就算是此次征战,天庭中都有不少反对的声音。」「大天尊的意思,是想让陛下加大对魔族的打击,如果南瞻部洲的魔族余孽已经荡平,其实可以考虑考虑其他部洲的」魏征说的很平静,甚至都听不出来哪怕一丝一毫的情绪波动。他似乎真的就只是在传达一个信息而已,既没有自己的倾向性,也没有给出任何的建议和意见。说完之后,老神在在地往那里一坐,就那这样默默地看着李治。良久。「玄成公,还记得当年你我携手前往河南道赈灾的场景吗?这一晃啊,都过去三十多年了。」魏征带来的消息很是劲爆,至少李治是被震惊到了,他甚至差点儿开口问问,「天赐卫」中他关心那二人的情况。可是,李治还是忍住了,竟然问了一个似乎完全不相干的问题。「老臣当然记得了,那时陛下还是我大唐的晋王殿下,年方十二岁,不仅诗文独步天下,更是有一身神鬼莫测的修为。」「老臣能够同陛下在河南道解救万民于水火,造福一方百姓,实乃老臣平生之幸事也——」猛然听到李治有此一问,魏征还真就被问得一愣。不过,他很快就反应了过来,甚至还满怀深情地回味了一下过往,两只眼睛竟越发的明亮了。「玄成公,你是何时知道自己是天庭‘人曹官身份的?」魏征的思绪刚刚被李治调到三十多年前,他却又冷不丁问了这么一句。「啊呵呵,陛下果然慧眼如炬!其实,老臣觉醒前世的记忆也就这二十来年的事情,却又遭遇了魔族肆虐三界。」「可是,老臣禁不住回头想想,似乎当年老臣第一次同陛下见面之时,陛下看老臣的眼光就有些不同寻常啊?」「那个时候,老臣自己都不清楚自己的真实身份,而殿下不过八岁稚子,又是如何知道的呢?」「这些都不重要了,大体陛下也有着惊人的来历吧!不过,老臣敢向陛下保证,自从老臣恢复前世记忆之后,从未做过不利于我大唐之事。」「事实上,这次老臣西来面见陛下,已经是近二十年来,天庭第一次给老臣下达命令了。」魏征自顾自地说着,到了后来,甚至有些自我嘲讽的感觉?所谓「人曹官」,无非是做一些上传下达的事情而已。如果换做数十年前,凭借着魏征自身的实力自然可以做到无往不利,可是现在的大唐,能人异士多矣。一来,魔族肆虐三界,天庭也一度自顾不暇,哪里还有心思顾得上他这个小小的「人曹官」?二来,李治这些年的飞速崛起,连带着整个大唐修行者水涨船高,那位大天尊也不得不考虑魏征的实际执行能力了。就这样,一连近二十年魏征都在坐「冷板凳」,直到这次才勉强来充当一次信使。「玄成公可有什么‘把柄被天庭拿捏?」对于魏征的「辩解」,李治不置可否,只是一直盯着对方的眼睛,然后又问了一句让魏征有些茫然的话。「这个倒没有,老臣也知道药师兄和叔宝之事,想来陛下也最清楚不过,老臣倒是对叔宝羡慕的很啊。」李靖、秦琼、魏征,这三人算是「同命相连」,都是天庭派下来助力大唐之人。当然还有其他的人,比如那位「皂袍大将」尉迟恭,他已经算是功成身退,正常返回天庭去了。留下的这三位,秦琼是被李治给重新「格式化」了,关于「左天蓬」的任何印记都被彻底抹除,他只是秦叔宝而已。魏征呢,他算是被人暂时性「遗忘」了,事实上是李治给「救」了回来,要不然也寿终正寝了。至于说那位李药师,他的情况就有些特殊了。如果说,一开始李药师算是官派的,现在就算是天庭中那位李天王的个人意愿了。只是让李天王都有些始料不及的是,他的这个分身,由于在大唐待的太久了,修为提升的远远超过他最初的预想。一套不完整的「大品天仙诀」,硬是被李药师一点一点地自行完善了起来,更是被李治大方地授以「体诀」和「心道」二诀。如今的李药师,算是大唐一众老臣中地位最为超然之人,他并没有任何的具体职务,反而能够静心苦修起来。三十多年过去了,李靖的境界也突破到了「太乙玄仙」中期,看着也不算是太高,关键是这是他踏踏实实修炼所得。比起天庭中那位,凭借着西方的恩赐,再加上天庭的天王果位,又被一系列灵丹妙药喂出来的「大罗金仙」,还真说不准日后孰优孰劣呢。三个人三种不同的境遇,却鬼使神差地一同留在了大唐,直到今日。「如果玄成公自己愿意,也可以永远只做大唐的魏征,而不是什么‘人曹官,难道我大唐的‘侍中、‘太子太师‘魏国公,还比不上一个小小的‘人曹官吗?」说这番话的时候,李治就放开了他全身的威势,「大罗金仙」初期再加上「祖巫」之身,整个「明堂」都充斥着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意味。「这老臣愿意为陛下驱使,愿为我大唐之福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好家伙,这就是红果果地表露决心了!事实上,也算不得李治王霸之气一出,魏征就纳头便拜,而是这数十年来的潜移默化所致。诚如魏征自己所说,三十多年前,前世记忆尚未恢复之时,就已经对时为晋王的李治另眼相看。要知道,那时候的魏征,事实上还在李承乾的东宫担任着要职。而天庭的「人曹官」,说白了也就那么回事,甚至远远赶不上李、秦二位。大唐蒸蒸日上,以唐皇李治为首的大批修行者,已经无数次突破人族多少年前的辉煌,重现上古盛世未必就不可能。而他魏征呢?大唐的「侍中」,那也是诸相之一,「太子太师」的位置,甚至都有可能荣耀四朝,「魏国公」绝对能在整个大唐文武中排在前列。而魏征自己也很争气,已经渡过了自己的「金仙」雷劫,更是在太上皇李世民的巧妙安排之下,魏征也得受了李治的「体诀」和「心道」二诀。要不然,为啥他现在越看李治就越顺眼呢?「哈哈,好,朕在此发誓,定不让玄成公今日之选择失望!我大唐也毕竟远超秦汉,重现上古荣光——」上古之时,天、地、人三界并立,天庭之主同人族之主,在法理上那也是平等的关系罢了。不说别人,就李治的那位便宜师尊轩辕黄帝,威名远震八方之时,天地间何人能与之争锋?「体诀」、「心道」二诀,因人而异,有着不同的修行进度,而魏征明显更青睐于后者,「心道」已经达到小成境界。李治自然能够感受到对方对自己的纯粹和忠诚,这才会敞开心扉一把。「这个不知玄成公可知具体战况?‘幽冥血海是何人出手?他们同魔族勾结了吗?」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