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小说

精英小说>渔女赶海发家记 > 147 自由生长的少女 未经教化之地(第2页)

147 自由生长的少女 未经教化之地(第2页)

吃过饭,海珠带着三个弟妹跟侯夫人先走,齐阿奶收拾脏衣裳出来先泡在水盆里,走之前去隔壁喊贝娘起来吃饭,她现在的肚子一日大过一日,夜里睡不好,早上起得就要晚点。

“衣裳你别洗,我回来了我洗,你要是没睡好,吃了饭再回来睡,记得睡觉时从里面栓上门。”齐阿奶不放心地叮嘱,还跟齐二叔说:“老二你盯着她,家里的重活别让她动。”

“行。”齐二叔应声。

贝娘搀着老婆婆推她出门,她往巷子里指,人都走得七七八八了。

“哎呦,时间不早了,我这就走了。”齐阿奶拎起小板凳离开。

像她这样年迈的老人像赶庙会一样去凑热闹的不少,到了镇东的石台也不往前走,就坐在高处远远看着,前面的好位置是留给经常出海打渔的男人和半大的小子。齐阿奶到了先去找齐老三,她跟他说一声,又拎着板凳去跟认识的老家伙们坐一起唠嗑。

“你家孙子孙女呢?”有人问。

“没跟我一起,都跟着我大孙女走了。”齐阿奶看了一圈没找到人,这里人多,镇里镇外大半的人都过来了,远处的海面上还有急匆匆赶来的船。

海珠一行人也混在人群中,大家宛如蚂蚁,在暴雨落下来之前拖家带口往高处搬。

“夫人——”三个卖炒货的姑娘从人群里钻了过来,她们笑容满面地抖开手里的灰白色布兜子,问:“夫人,你们可要买点花生瓜子熟豆子?还有晒干的虾仁,待会儿听课的时候可以抓一把打发时间,也能哄住你带的这些娃娃,有吃的他们就不会乱跑乱叫。”

侯夫人挥退欲上前阻拦的随从,面前的三个丫头晒得黝黑,就是当地渔民的孩子。她看了下她们手里拿着的布兜,点头说:“行,每样给我秤一包。”

“虾仁是三十文一斤,花生瓜子都是三十五文一斤,炒豆子是十五文一斤。”豁了牙的小丫头嘴皮子利索地报出价格,一手递出秤杆,一手展开折叠的油纸。她瞄面前的夫人一眼,俏皮地说:“夫人,你不是我们本地人吧?那可以多买点虾仁干尝尝,蒸熟又晒干,又香又耐嚼。”

“为什么说我不是本地人?”侯夫人问。

“你看看我。”小丫头伸出手,她大大方方露出晒成泥沙色的胳膊,嘴甜地说:“我们本地人没你这么白,你虽然有白头发了,脸看着比我娘还年轻。”

侯夫人笑眯了眼,她一笑,眼角泛起褶子,她抬手摸了一下,示意嬷嬷掏钱,把这三姐妹手里的虾仁都买下来。

海珠在一旁看着不说话,等三个卖炒货的小姑娘喜笑颜开地走了,她接过一包虾仁拿手里吃。

“我买贵了吧?”侯夫人问。

冬珠迫不及待点头。

“花钱买开心,我看您很乐意。”海珠说。

“三个小姑娘心思活络,胆子大嘴巴巧,挺有意思。”侯夫人笑言,她抬眼看向人群里嬉笑的丫头小子,个个生机勃勃,无拘无束带着野性。

她老了,就喜欢这种奋力生长的感觉。

走近石台,她挥退一干随从,只留个老嬷嬷随身伺候。她牵着孙子跟海珠一起落座在人群中,周围的人太多了,没人有多余的心思来注意她。尤其是老水官走上石台的时候,说话声渐小,最后归于安静,耳边只余呼吸声,大家的目光都移向石台。

“春雾寒风夏雾热,秋雾连阴冬雾雪……”

“春雾寒风夏雾热,秋雾连阴冬雾雪——”

人老了中气不足,说话的声音也小,为了让更多人听清楚,官府选了四个嗓门大的妇人一起站在石台上,老水官说一段话,再由她们齐声喊出来。

海珠在心里默念一遍,听见周围响起窃窃说话声,石台上的衙役轻轻敲锣提醒,“肃静,不准出声。”

锣声荡开,嘈杂声压了下去,远处的海浪声飘了过来,老水官就地取材,指着天上鱼鳞状的云层继续讲解。

侯夫人听着觉得有点意思,比在京都听戏赏曲逛园子有意思。她捏起一个虾仁喂嘴里,眼前递来一个香囊,她微微摇了下头,有海风吹来,人群里散发的汗味和鱼腥味会被海风带走,她尚能忍受。

太阳越升越高,石台下坐的人晒出了汗,但没有人中途离开,直到老水官讲得嗓子发干发哑,他走下石台先行离开,这场集会才散场。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