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一只四足机器狗的设计图出现在电脑上。
哪怕是第一个版本,从设计图上看也很像完成版。
全身包括银色合金,背上明显有武器模块的接口。
这个开口毕翰宇太熟了,苍龙一代无人机的模块化接口就是这个代码标识。
所以他一眼就看懂了。
旁边也有一些数据,包括身高体重载重和续航等等。
“提前说明一下,这个机器狗有2个版本。”
“一个是纯动力版本,主打战场静音的,你们可以进行短距离运输,满载20公斤的情况下依旧可以保证正常续航200公里。”
“合金的机身保证防弹,但仅能防护常规556和762口径,如果是霰弹枪和某些型号的狙击枪,在一定距离也能有防护作用。”
“这个狙击枪我指的是部分精确射手步枪,可不是反器材狙击枪和大口径反坦克狙击枪。”
“第二个版本是长续航版本,把背部的合金防护换成太阳能电池板,可以通过太阳能对电池进行补给。”
“缺点就是破坏了体表的应力结构和防护,导致整体的防护性能大幅度降低。”
“目前也是理论建设通过,已经开始试研制阶段。”
“这个相比无人运输机就快了很多,也很便宜,你看看你们要哪个!”
林远三言两句的介绍起来。
因为不是军方定制项目,也没有完全验证完成,所以详细数据还没出来,只有大概的设计预期。
“才20公斤啊,太少了。”
毕翰宇摇着脑袋,显然有些不满意。
林远顺着他的话点头:
“可以加重,把数据链通讯模块去掉,雷达侦查模块去掉,只保留最基本的识别和单项通讯模块。”
“腾出地方安装大容量电池,运力可以上去。”
“别,留着吧,这都去掉那像什么样子。”
毕翰宇赶紧矢口否认:“波士顿动力这家公司知道不?”
“他们从06年开始就上传了一系列的视频,你觉得他们的东西如何?”
听到这个名字林远就想笑:“不怎么样。”
“做这个项目之前我们查过一些资料,他们发布的视频是电驱动和液压驱动两种的。”
“将近10年过去了,该解决的问题还没解决,现在看起来依然像个智障。”
“内部核心的解码信号传输芯片搞不定,解决不了电传控制系统,那玩意一天就走不出工厂。”
“他们还有搞不定的芯片?你们是怎么搞定的?”
毕翰宇来了兴趣。
林远见毕翰宇有些误会,赶紧给他解释起来。
波士顿动力解决不了的不是芯片,而是芯片最核心的设计问题。
制造芯片是没问题的,但是想要制造芯片,要先通过程序确定芯片针脚。
这个针脚有2个作用,一方面这是各个芯片设计和研发厂家的独特标识,另一方面也是根据自家设计的目的来的。
这种机器狗核心需要的是一块用于把各种数字信号转化为电子信号的解码和传输芯片。
机器狗的基本运行逻辑是通过传感器对外界的捕捉,把各种复杂道路的信号传回核心大脑,然后大脑里的解码传输芯片把传感器的数字信号转化为电子信号。
然后这块芯片把解码完的电子信号通过自身作为桥接芯片的作用把电子信号传达给各个其他部件,然后推动机器狗的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