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小说

精英小说>如何当一名网红星际探险家 > 第203章 第二百零三章(第1页)

第203章 第二百零三章(第1页)

白沅对于地府高层的“藐视”,倒是给了姜祎成一种新的思路。反正那些大佬们的行为不受她意志的左右,那她的意志还在这上面费什么大劲儿呢?

既然祁旻是地府CTO,又是对Meme直接负责的,那她就干脆听人家说什么是什么就完了。何况本来她签了合同,也就应该听从人家的安排。

这么一想,果然还是躺平最舒服,不用动脑子,该干嘛干嘛。

于是姜祎成没再说什么,放松心态跟着白沅一起出门去玩儿雪了。

也许是因为雪天无人机运送不方便,姜祎成的新鞋还没到。但就算没有外穿的鞋,趿着加绒的拖鞋也照样可以出门。而拖鞋对于尺码的要求就相对宽松一些,姜祎成穿了白沅的鞋,试了两步感觉还能凑合,就被他拉着套上大衣出了门。

像是停机坪和行机动车的马路,这些功能性的区域肯定不能有积雪,地暖都开得非常充足。然而院子里的花园,以及街道上的绿化带和街心公园,地暖都可以暂时关闭,让雪积下来,就成了居民们赏雪景和玩耍的好去处。

虽然对于那些没有暖气保护的植物们而言,这恐怕算的上是飞来横祸了吧。

不过严格地讲,人们也不是完全不把植物的生命当生命。至少对于那些生存了几十年的大树,还是会有专人进行健康评估,针对其能够承受的环境突变程度而设计必要的保护措施。例如对于原产热带或亚热带的树,在雪季来临前当然是要包个严实加内置暖气管的;对于适应四季轮替的温带植株,则会提前进行糖分和脱落酸①的输液,让它们在寒冷来临前做好生理准备;而至于那些原本就能忍受寒冬的寒带树种,人们也会监测它们的健康状态,不会让价值自己半年工资的树随意被风雪天折磨②。

而那些一两年生的观赏植物就没那么幸运了,毕竟寿命低年龄短,注定它们不会像大树那么值钱。当这些花花草草被突如其来的大雪冻死之后,管理城市绿化的AI机器人们会把新的植株重新种下。这笔花费并不会非常高,因为短寿命的观赏植物在立体化种植的工厂可以有很大的产量,而且反过来城市绿化使用的物种,也都是产量大价格便宜的。

就像白沅家里种的那些波斯菊,还来不及萎缩③已经完全被盖上了一层积雪,晶莹的雪覆盖着娇艳的花瓣。作为人类看上去倒是颇有美感,但对于花而言却是灭顶之灾了。

“船岛的气候变化不遵循自然规律,这也有点儿浪费了吧。”姜祎成有些无奈地说道,“这样儿每到一个新地方,就得换一批院子里的花儿,不麻烦么?”

“嫌麻烦可以用隔热棚把花园盖上啊。”白沅理所当然地说,“实在不行,里面加上暖气总可以了。不过我懒得弄那些,反正死了再换呗。”

这让姜祎成不禁想起了地球时代的一个段子:养鱼的秘诀就是,一天喂一次食,三天换一次水,一周换一次鱼。

而且确实有这样的现象,例如那些餐馆酒店等的经营者,与其把时间花在费心捣鼓生态鱼缸上面,还不如三五天换一批鱼。反正买鱼这点儿钱,比起日常的资金流水而言也是微不足道。

也有不少人批评这种做法。有的是站在尊重生命的角度,认为人不应该用脊椎动物的生命当作自己门面的装饰。但这么一考虑,难道无脊椎动物和植物的生命就能随便挥霍了么?另一些人反对,则是站在减少资源浪费的立场。但这在可控核聚变技术商业化之后,就不再是什么问题了。而且相比于那些开采化石原料的浪费和处理难题,生物工厂的在某种程度上对于自然环境造成的压力更小,只是需要更多能源维持而已。

不够敬畏生命,对于星际航行时代的人而言谈不上是什么过错。但姜祎成也不禁把这种观念跟林辰乐比较,相比之下,林辰乐这样儿对大自然有着朴素敬畏的人,也确实会让人更舒服一些。

“你下次可以换成鳞茎植物,比如百合、风信子之类的④。这样儿在降温前铺一层隔热毯,地下暖气管道稍微打开点儿,表面也可以积雪,而且不影响地下鳞茎的存活。”姜祎成给了他一个折中的建议。

“可以这样儿么?风信子倒是不错……”白沅伸手弹了一下儿一朵浅紫色波斯菊上的积雪,“这么弄的话,等雪停了,新的花什么时候能长出来?”

“那得等气温回暖了。”姜祎成努力搜刮了一点儿自己脑袋里的植物生理学知识,“鳞茎会重新长出芽,这比种子发芽要快得多⑤,但一两个月总得有了。”

“这时间也太长了。”白沅立刻放弃了,“为了等它长出来,我的花坛就得光秃秃的,这谁受得了?”

姜祎成有些奇怪地笑道:“你的花坛又不会在直播里出镜,光不光秃也没关系吧。”

“就算不出镜,我自己看着还不舒服呢。”白沅没有怎么关心这个问题。他出了院门,看到居民区里不远处有家人在自己院子里堆了三米多高的雪人,便指给姜祎成看:“你瞧,这才是真的会玩儿!”

姜祎成看见那鹤立鸡群的“雪巨人”,也来了些兴致:“怎么,咱也来堆这么一个?”

谁知白沅却非常实事求是地说道:“咱们现在生堆,肯定是堆不出来了。今天下的雪可没有那么多,他们大概是在自己家冰柜里存好了冰雕,组装起来上面撒了雪而已。”

确实,仔细看可以发现,那雪人的身体在纵向上每隔二十厘米就有一条缝儿,应该是倒模制作了很多冰的切片,垒在一起再浇冰水粘住的。这听起来像是作弊,但实际上也颇要费一番工夫,该是非常喜欢下雪才有会费这个劲儿去做吧。

“那咱们就堆个小雪人儿?”姜祎成用戴着手套的手指抓了一把路边栏杆上的雪,“低于半米的,只要十几分钟就能堆出来,能拍照就行了。”

“哎呀,我拍照可是要发动态的,怎么能用随便堆的雪人儿凑合了。”白沅笑着说道,“正好你做的模型不是合抱鱼么,咱们就堆合抱鱼怎么样?”

合抱鱼怎么堆?姜祎成觉得有点儿意思,合抱鱼的外表如果像雪人那样儿简化,最终也就是两条圆筒和末端的一些触手,还有圆筒上长着的各一只大眼睛。

这是比大小两个球垒起来的雪人稍微复杂一些,不过制作方法也容易构思。要想在平地上堆出来近似S形的圆筒,这是有点儿麻烦,但是利用分层切片的逻辑,一样也能一段一段地捏起来再合为一体。触手可以用树枝和树叶做,而眼睛正好可以倒扣一个彩色玻璃的碗上去,这样大小也合适。

不过当姜祎成问白沅有没有合适的桶可以分段做合抱鱼身体的时候,这位大探险家深空引力却走到自己家的排水管旁,对着管体踹了两下儿。一段儿透明的冰圆筒从排水管里“流”了出来,正好在地面上形成半条歪着头的合抱鱼模样。

“看,这多容易。”白沅满意地拍了拍手,又对着另一条排水管踹了两下儿,合抱鱼的另半边身体就出现了,“我提前让小助手加热了管壁,管壁处的冰融化了,里面的自然就容易下来。”

“就这么简单?”姜祎成有点儿懵了。

“这是主体,还得弄点儿装饰才行。”白沅从他院子的储藏间里拎出来一个筐,弯下腰小心地把合抱鱼用管道冻冰“做”的半成品抱起来,放进了筐-->>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