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小说

精英小说>如何当一名网红星际探险家 > 第210章 第二百一十章(第1页)

第210章 第二百一十章(第1页)

高等生物研究所东非分所,是建立在海岸边。

这里的海岸在五十年前曾发生过一起大事故,史称“10·8坠船事件”。那是一艘第一代的曲率飞船飞船失控落入地球大气层,在这里坠毁。未经改造的初代曲率发动机的结构被撞击破坏,正曲率奇点与负曲率奇点碰撞释放巨量能量,将原先的礁石海岸完全炸平,冲击波甚至使方圆千里之外的建筑窗户碎裂。

好在那艘飞船出现事故时地面已经得到预警,全部人员都提前进行了撤离,而周围可能被影响的区域居民躲进了地下掩体,飞船的驾驶员和乘客也在进入大气层之前弃船逃生。但即使如此,那次事故造成的财产损失仍数额巨大。特别是当时残留的高能辐射粒子会因为曲率发动机的等离子泄露带电,而形成极其稳定的气溶胶扩散到全球,对地球环境的影响预计可能延续数百年。

因为那场事故,曲率驱动的研究差点儿被叫停了,刚起步不久的远航飞船设计院也面临了历史上第一次重大打击。数以千万计的公民在地府和现实世界举行抗议,一部分人认为曲率驱动技术具有巨大的安全隐患,人类赖以生存的母星地球就已经被这危险的技术所“毁灭”,不能再让它继续发展下去。另一部分人则是对因此叫停曲率驱动技术表示抗议,认为这将会掐断人类走出太阳系唯一的希望,将人类永远困在太阳系。

这场灾难给地球居民们带来的影响足以在教科书中花费一整页的篇目,而之后众人怨怒平息的过程也颇有戏剧性。

刚发生事故时,生态学专家们预计残留的高能辐射形成放射性气溶胶,会导致地表不再适合人类生存。人们被迫进入地下掩体生活,并被告知未来地球居民很可能将无法再生活在地面上。因此许多人都认为地球的未来将终结,人类将不得不永远放弃我们的母星,开启一个背井离乡的时代。

不少人也因此开始对集团产生质疑,尤其是对星际开发集团。有人从地府黑进了社交平台主页,在新闻窗口里放映《流浪地球》。这让《流浪地球》差点儿被新月集团和星际开发集团列入禁片①,甚至已经有很多民间团体已经在相关平台宣布禁止这部影片及其原著小说的传播。表面上的各个团体都在宣称,人类将可以与地表的辐射气溶胶共存,但暗地里很多传言都认为,地府和新月集团正在计划将地心意识储存计算机集群搬离到同步轨道,地球已经被“上面的人”放弃了。

反正当时作为一个普通人,姜祎成感觉这个世界是要完蛋了。

但是在社交平台上的地球人都在唉声叹气、火星人心中暗喜时,地府突然发布了《地表去辐射沉降计划》,安排AI机器人进入地表的各个核电站和重工业工厂重启生产,向大气局部排放一种有机小分子。在地表之上的天空已经“污”云密布之后,又用运输机向空中局部播撒交联剂,使得有机小分子的“污”云交联成了柔软的长带子,相互缠绕在空中形成了一片片飘浮的低密度“盖儿”。

在短短的一周之内,全球的天空中都漂浮着这种直径从数十公里到数白公里不等的黑色“毛线盖儿”。由此带来局部气候的剧烈变化,地表不同区域吸收阳光产生新的显著差异,全球各个地区都刮起了大风,在降温的同时开始频繁降水。辐射气溶胶的稳定很快就被破坏了,仅仅过去了两周,地表的辐射量就回到了正常水平。之后新月集团又对地面残留辐射粒子进行了全面的清扫,在一个月之内,暂时居住在地下掩体的地球居民们就回到了地面。

于是乎,之前那些哭天抢地的消息,“反曲率派”与“挺曲率派”之间的激烈骂战,文青们对于将永远看不到地球的蓝天的唉声叹气……在一夜之间就全都消失了。经历了一个月的地下掩体生活,地球人极其平滑地回到了平常的秩序中,仿佛那艘再东非海岸坠落的曲率飞船从来都没有存在过。

甚至要问经历过那段时期的人,还记不记得“10·8坠船事件”,他们虽然多半儿会说“记得”,却再问就说不出什么所以然了。在十年前的一向全球调查中,甚至还有人认为“10·8坠船事件”中根本没有形成过全球性的辐射气溶胶,也有很多人完全不知道《地表去辐射沉降计划》的存在。

唯一剩下的一点儿永久性的影响,也就是原先的礁石海岸被炸了一个大坑。之后没人想再在这里居住,就干脆填平成了新的沙滩,摇身一变反而成了非洲东海岸又一个旅游胜地,吸引了一些有钱的机构在这里建立分部。

总而言之,现在的这片海滩已经完全跟“曲率发动机爆炸”扯不上一点儿关系了,它在当今为人所知,是因为其具有极其细腻的圆形彩色沙砾——不光圆润柔和,而且五彩透明②,当属人造沙滩技术的最高水平。

而建立在距离海滩仅一百三十米处的科学园,可以说是占据了原本可以盖豪华假日酒店的绝好地段,想来配备的人才和资源也是学界顶级。

从上空看,科学园的建筑群组成了一个“丁”字,中间的一竖行直插向大海,末端连接着面积达数千平方米的水下实验室。而立体停机坪就建在竖行的中间位置,最上面的一层干干净净,而下面则停满了各式穿梭机。其中一部分是各个研究所的公用机,但那里肯定也有的是私人的高端座驾——显而易见,在这儿工作的人,大多是不缺钱的。

姜祎成把穿梭机停在了那位柿原博士给她预留的位置,出了舱门之后便感受到海风拂面,空气中飘着令人舒适的淡淡咸味儿。站在停机坪的围栏旁,可以听到远处的浅海实验区传来宽吻海豚的叫声。研究地球海豚社会的课题组也在这里,想必这儿也曾经是彭来在去欧罗巴空间站之前供职的地方。

这地方,不比远航设计院那几个轨道加速器上弄的小破空间站强多了?

真是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

恐怕原先住在这里的居民都想象不到,经历了近乎毁灭性的“10·8坠船事件”之后,这海岸的地价反而翻了好几倍。虽然说主要是因为后来改造得好,但那些曾经的当地居民恐怕也得后悔自己在那次大灾难发生后迅速搬离了吧。

而当姜祎成正走神儿地想着,要是她当年在这片被认为“晦气”的地方买了栋房子该多好的时候,突然一个声音从她身后传来:“您好,您就是姜博士么?”

姜祎成转过头,看到一位穿着白色工作套装的青年男子,头发、衣领和袖口都打理得极其干净整洁。她注意到这位男青年的袖扣上还别了一枚款式简约的袖扣③,这原本的复古装饰物在这里却把他的袖口别得特别紧,似乎起到的不是装饰却反而是实用作用。

“您是……柿原博士?”姜祎成有些不能相信地问了一句。

乍一看见真人,让她没想到“蓝珀”文明的核心课题组的负责人会是如此年轻,而后姜祎成便意识到,这位柿原库季马博士大概也是工作关系归属于地府的职员,这副现实世界的身体恐怕是他偶尔使用,或者干脆就是仿生机器人而已。

他能够成为如此重要的课题组的负责人,大概也有工作关系归属于地府的原因。地府研究院归根结底是归地府掌控的,集团的人——无论是哪个集团——恐怕在王馨院长眼里都不够可靠。

“对,我是二橙文明课题组的负责人。”柿原库季马微笑着和她握了握手,他的言行举止中有着跟那位“影子院长”王馨类似的温文尔雅,“其实我们在一周之前就已经在等待您的到访了,本以为您会来得更快一些。”

姜祎成没料到这些研究二橙的专业人士,对于她一个外人插手他们的工作反而是这种欢迎的态度。虽然说在舆论上,大概宜居行星频道的观众会把她当成跟二橙关系最近的人,但姜祎成是有自知之明的,明白在法律上她啥也不是,完全不该妄想靠“蓝珀”文明的名气为自己谋利。

“非常感谢您……接受我的来访申请。”姜祎成实话实说道,“我本来是怕我贸然到这儿来,会影响您的工作。”

“那您可是多虑了。”柿原库季马微笑着,向门的方向伸手道,“作为二橙文明的发现者,您的意见对我们而言也非常重要。尤其是考虑到蓝珀智慧生命公民化在舆论中的呼声,您这次来访的时机真是恰到好处呀——这边请吧。”

时机?姜祎成一时间有点儿茫然,现在是“蓝珀”智慧生命公民化过程的一个重要节点么?她最近并没有怎么关注过,因为觉得那跟自己的利益没有太多关系,而且近期发生的事儿实在太多了。

但是在课题组负责人面前,姜祎成也不能露怯,让人家发现自己其实不怎么在乎二橙。虽然姜祎成知道她确实达不到“善良”的标准,但社会意识形态决定了,善良这种利他倾向是“好”的,因此世上人人都得装得稍微善良一点儿。

因此她只是点了点头,转而先借着寒暄交代了几句自己的来因:“今天我和彭来博士见面,她提到高等所的专家们已经破译了蓝珀人的语言。这样或许就可以尝试先让二橙融入到人类社会当中,我猜测您这边儿的工作应该也逐渐明朗了,因此就想来看看,只是要麻烦您了。”

“怎么能叫麻烦呢。如果不是您,我们也没有机会见到这样奇妙的蓝珀文明,不是么?”柿原库季马笑着说道,“客气就不必了,按照老师的意思,之后我们还要仰仗跟您的合作——哦,对了,王馨院长曾是我的博士生导师,我们习惯叫‘老师’,改不过来了。”

这么一看,地府研究院的核心还都是“近亲”。这位柿原库季马博士是王馨的学生,因此当了“蓝珀”文明核心课题组的负责人,而在高等所里就连自言接触不到核心的彭来,也都曾经在类脑体公司研发部工作过。单从人事安排来看,确实是-->>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