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小说

精英小说>红楼惊梦司鼐 > 第 50 章(第2页)

第 50 章(第2页)

水府设中秋宴,黛玉得知俞氏还在养病,便不过去了。这顿饭吃得并不久,只小半个时辰,原来赵随此次来鹿城并非全为探看黛玉,吴师爷带来的人中有不少人多技多能,内中很有一些懂识筑房、打井、育种诸事,盐集没有民户,鹿城流民和移民集中,便想着交到水沁手下,用他们所长以资民户之需,但水沁却嫌赵随多此一举,嘱其务必专心于军务,准备来日与胡人决战,两人话不投机便早早散了。

黛玉便问盐集怎么样了,赵随说秋已半,总不能让士卒在帐篷中过冬吧,便新开了一个窑,一边筑城墙一边修营舍,城中破屋破墙的旧砖也清理出来先用着,古庙也重新规划了,后头的僧舍一分为二修成了两个小院,东院住了冯舅爷夫妇和徒弟们,西院将来他们夫妻住,前头的大殿作办事大堂,单在大殿东侧隔了一间厨房,所有配殿都隔成大小不一的厢房,给吴师爷等人住了。

见黛玉也不说话,只呆呆地,赵随顾不得身上有酒味,近身问:“怎么了?”

黛玉半晌才起了身主动靠在他胸前:“我想回家。”

赵随笑道:“现在后悔了,我早说过……”

黛玉闷声闷气地打断他:“你在的地方才算家。”

赵随瞬间心疼,拥紧了人:“好,明儿我们就回。”

黛玉不习惯在别人家里夫妻同住,洗漱后便去了紫鹃房里睡,独留赵随一人睡了她的房。次日一早赵随去与水沁请辞,说盐集的房子修得比预想的快,就不再打扰了,水沁便不再挽留,赵随一行都是骑马来的,要接黛玉回去,便向水家借用两辆马车。

早饭后,黛玉去到正房道别,只秦嬷嬷一人出来,却给了一张单子,说是听得赵随从京里带了大夫和药材,大奶奶正配药,还缺几味,方便的话马车回来时捎了来。黛玉看单子上有沉香、茯苓、杜仲、当归、党参、牛黄、天麻、虫草□□味,心道再配上鹿茸、人参,就够开一个珍药馆了,便道:“我们来时听得北地秋冬极寒,所带药材要么是疏风散寒、防燥生津之用,要么是军中常用的跌打损伤、清疮消炎所用,单子上这些只怕十之八九都未备下。”秦嬷嬷倒客气地说拣有的送来便可。

这一路却走得快些,只两天就到了盐集。为赶在入冬前建好营房,所有人都忙得热火朝天。一大殿后的西院已有了院墙,门窗也换了新的,只还需修整地面和墙面,又要添些家具,黛玉暂时还得住帐篷。

黛玉给赵随看了水家的药单,赵随道指不定是哪个嬷嬷的私心,不需理会。冯舅爷看了水家的单子,看到每味约后面的数目都是八两,笑道:“他家敢拿药当饭吃,我做大夫的却下不了手。”只拣了茯苓、杜仲、党参三样,另包了些专治伤风受凉的如黄芪、柴胡、桂枝、紫苏、桔梗、金银花等捎回去。

黛玉是个爱洁净的,每每早上给赵随穿得整齐得体地出去,晚上回来便是灰头土脸,慢慢地,黛玉也理解了兵书上说的军中无上下,身先士卒的真正含义,赵随常常前晌在烧窑,后晌在工地,昨天在练兵,今天在马场,不管在哪个场地,都跟兵卒一起打坯、搬砖、格斗、喂马,吃饭也多在营中,新起的营房第一晚入住,他也总是和军士睡一起,就盐集这么小一块地方,黛玉有时一连几天也见不着他一面,吃饭更是难得在一起。

苏夫人与的两个身强力壮的婆子发挥了大用,去营中挑柴火、抬粮都是力气活,好在大殿东侧有一口水井,否则若要去营中挑水就更需人力了。天冷下来,菜蔬越来越单调,只羊肉和羊奶是不缺的,渐渐的黛玉发现还是布衣布裙既经事又经洗,便整日改穿布袄布裙了。

这日赵随总算在家吃一顿晚饭,黛玉也不管食不言了,便与他聊聊闲话,让他吃多两口、吃慢些。黛玉一边布着菜,一边说起在水家的事,赵随听了却不作声,终了,黛玉不由道:“水大奶奶竟是好花间派。”

赵随问:“怎么知道的?”

黛玉道:“她家的针线上的两个丫头,雨梨——‘夜来风雨送梨花’,花映——‘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都是温飞卿的句子。”

赵随哼一声:“你想多了,最多是她的哪个嬷嬷发了花痴,她哪有工夫操心丫头的名字。”

黛玉立时有些明白了:“你是说她的功夫全在丈夫身上,那更该爱惜自己,三天两头地生病就能得夫君心疼了?”

赵随无奈:“你真不知道么?傻瓜,因为你生得太好了。算了,别琢磨这些不相干的,多琢磨琢磨我不成么?”

黛玉笑道:“我知道你不耐烦给丫头小厮取名字,可偏身边的丫头叫什么辰风、碧心,昨夜星辰昨夜风,碧海青天夜夜心,你就不可能喜欢李义山的调子,怕是听了锦瑟的名儿,才有的灵感吧。”

赵随也笑了:“媳妇学问好就是省心。”

经赵随这么一点,黛玉心中某个隐隐的想法算是明了了,水氏一族向来爱蓄姬养妾,北静王就姬妾满府,俞氏严防死守也是有道理的,只可惜了一手弹瑟的好技艺大多时间都用来调脂弄粉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