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小说

精英小说>相宝2秘物 第482章 > 第69章 风向转变(第2页)

第69章 风向转变(第2页)

姐妹?卢灿嗤笑一声,抬腿踢了嬉闹中的两人一脚,“胖砸,维德拍卖今年春拍,流拍数量可不少哦。你不想想办法,还想着钓马子?”

“你这人没意思!整天就知道钱钱钱的!”胖子如同气球被戳破,翻身瘫坐在那里,手指朝卢灿点点,恼怒道,“今年行情不好,我有什么办法!没见苏富比都大面积流拍吗?维德拍卖的成交率要比苏富比还要高十个百分点呢!”

1—2月份是春拍季,港岛拍卖行几乎都会在这一时间段举行大拍。

按照拍卖公会的排序,苏富比不出预料的拿到头签,跨月举行港岛春拍第一锤。三天,六个大专场,九个小场拍卖,大约有五百件套拍品。

可是,结果很吓人——最终只成交426件套。

可以说,这是苏富比自从1974年进入港岛以来,成交率最差的一年,仅为80%。

都知道今年拍卖行的行情不太好,但坏到这种程度,还是出乎很多专家的预料。

消息传出来之后,许胖子那几天的压力非常大,逼着公司业务员四处拉买家,卢灿同样被他拉来当苦力,出面邀约东洋买家团——东洋买家团是此时香江拍卖会的主力军之一。

维德公司的春季拍卖,2月8日开场。

许胖子将其压缩到两天四个大专场,原计划的四场小拍全部取消,一共拍卖182件套拍品,这经是维德拍卖成立两年多时间,数额最少的一次大拍,可依旧有十八件套拍品流拍。

不过,成交率达到90%,要比早先出场的几家更好看些。

1983年春拍,是拍卖史上有名的“白手套灾年”。

全场拍卖无一流拍的拍卖师,能获得拍卖公会授予的“白手套”,这是一种荣耀。“白手套灾年”,通常是用来形容拍卖行情非常差,整个拍卖季没有出现一副“白手套”年份。

说到公司问题,许家耀和罗大伟也凑过来。

许家耀前伸着脑袋,“赖利,你有没有发现,今年春拍的一个新变化?”

“什么新变化?拍卖会一搞完,老子就蒙头大睡一场,等回过神来,就过年了!哪有时间去琢磨公司破事。”许胖子身上隐隐有企业界一方大佬的气势,虽然还不明显。

当然,不是说他的脏话,而是举手投足间,有那么一点。

许家耀没卖关子,“这几天翻看已经完成春拍的成交记录,突然发现,今年香江拍卖的欧美油画成交率,几乎百分之百!无论是十八十九世纪的古典画作还是近现代画作,无论是大幅还是小幅,几乎无一流拍。”

许胖子撑着下巴,似乎在回想,很快问道,“一共拍卖多少幅油画?”

“我统计过,截止昨天瀚海拍卖结束,一共三十八件西洋画作品。成交价最高的是居斯塔夫·库尔贝的《女子和鹦鹉》,8万4千英镑落槌,买家为东洋人村内道昌。”

居斯塔夫·库尔贝是法国十九世纪画家,他的作品拍卖价一直不是很高,1974年4月3日伦敦苏富比,他的《丛林边缘》,成交价9500英镑。

这次,他的作品《女子和鹦鹉》最终成交价,虽然依然不是很高,可这已经是港岛拍卖行西洋油画的最高纪录——加上交易手续费,已经打破百万港纸。

是不是意味着香江拍卖市场的风向,会不会出现转变?

不要以为拍卖行就是征集作品然后展览拍卖那么简单,如果不研究热点拍卖,这家拍卖行肯定难以为继!维德拍卖暂时还没有能力引领拍卖方向,那只有紧跟热点!

车内忽然安静下来,只有阿尔达汗趴在车窗继续找美女——维德拍卖与他无关。

许久,许胖子对卢灿抬抬下巴,“维文,你的意见?”

卢灿揉揉眉心,正在琢磨着呢。

他并不记得香江从什么时间开始兴起欧美油画拍卖,但是可以肯定一点的是,香江最终成为亚洲最大的油画拍卖市场。新千年之后,国内很多混不下去的西洋画从业者,纷纷往香江跑。

这两点都说明,香江拍卖行在未来十年中,确实产生过巨大转向。

只是……他不太确定,转向是从今年开始?

每一位收藏家,提到藏品必然说艺术,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超过九成的藏家,其实是更追求“财富的保值与增值”。

今年的势头就很有代表性。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一直到现在,香江许多藏家在倒藏——胡慧春家族就是其中代表。

他们倒藏的目的,毫无疑问是筹备现金,做“出走”的准备。

那么,这些准备金,有没有可能流入到欧美艺术品上?

完全有可能!

拎一皮箱钞票、黄金,根本过不了海关,但是,随身携带几幅能够在欧美市场处理掉的欧美艺术品,则毫无问题!

欧沃!卢灿打了个响指,对胖瘦二头陀笑道,“瘦子的观察很仔细!胖砸,如果可能,我建议你今年上半年,多准备几场欧美艺术品拍卖和金银器艺术品拍卖!市场一定好!”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