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小说

精英小说>砥砺前行 > 第413章 定论(第1页)

第413章 定论(第1页)

第413章定论

为了避免下属为难,李治很贴心的弄了一场不记名的投票,还不给他们协商的机会。

陈青兕在宗室的选择上没有迟疑,在李世民时期,李唐宗室还是很厉害的,但此刻李唐宗室自李道宗逝世后就没有多少可以拿的出手的了。

郑王李元礼固可称其贤德,精勤善政,颇有名声,但并无武功在身,跟李道宗是完全没得比。

就算矮个里拔高个,李元礼是唯一之选。

至于公卿的选择,陈青兕有过犹豫的。

李绩、许敬宗两个选择。

陈青兕最终还是选择了许敬宗……

李绩远比许敬宗更有资格,但李绩最大的特点是不争。

他已经不在乎自身的荣誉了,真要选择他,万一受到外力的逼迫,为了照顾自己的后人,难保不会将到手的荣耀让出去。

许敬宗就不一样了,他没有硬功绩,能够拿得出手的还是配合李治收拾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有权臣之实,却并未有干祸国之事,反而于国有大功。

他这一事迹,后世未必就能得好名声。

何况陈青兕还知道许敬宗背地里还干了许许多多的蠢事,尤其是在史书上的妄自改动,随心所欲至让人发指。

所以许敬宗死后,庙堂上的官员察觉出许敬宗的真面目后,提议给他上谥号为“缪”。

作为一个干了一堆丑事的人,急需一件伟光正的政治事件。

封禅是最好的政治筹码,有了这个政治资本,就算东窗事发,李治也得保他。

只要许敬宗获得这个名额,陈青兕估摸着许敬宗就算面对武皇后的压力也不会放弃的。也许,还能造成两人的不和……

念及此处,陈青兕毫不犹豫的写下了许敬宗的名字。

同一时间,李绩也写下了自己的决定:李元礼跟陈青兕。

李绩对时局看得太透,他知道就李唐现在的政局未来一定大乱,而陈青兕这样的人多半是能够笑到最后的。

倒不是李绩对于陈青兕多有信心,而是陈青兕所表现出来的才能,那是能够抵定乾坤的存在,这样的人可以不重用,但一定得留着,关键时候不论对内对外都能有大用。

动这样的人,那是自毁长城的举动,只有那些遗臭万年的昏君才会干的事情。

李治固然比不上太宗皇帝,却也应该知道这个道理。

因此李绩断定,不管未来如何,就算一时失意,遭受贬黜,也会被保护起来,在关键时候启用。

这也是李绩押宝陈青兕的原因,如他这样的人才太难得了。

李元礼在这方面随意的多,身为皇室宗亲,他恪守本色,与庙堂内部大臣无私下往来,也不惧任何人。昨夜许敬宗特地上门拜访,谈及此事。他给了对方面子,说会支持他,却也没打算真支持,反正是不记名的投票,谁知道呢?

李元礼将宗室的一票投给了鲁王李元懿,至于公卿的一票,投给了自己的好友戴至德。

许敬宗这时也写下了自己的答案,李元礼、陈青兕。

许敬宗也是有自己的考量。

李元礼这个皇亲位子是毋庸置疑的,至于公卿,许敬宗压下毛遂自荐的冲动……

总之有资格的公卿就你们几个,许敬宗想来想去还是陈青兕的可能性最小。

他太年轻了,固然功绩没有的说,但资历实在不足,选他对自己的威胁最小。

何况昨日他已分别得陈青兕、李元礼的首肯,四票中得了两票,立于不败之地。

李治收好投票,看着收集上来的名单,李元礼三票高中不意外,但陈青兕年纪轻轻便得两票,着实让李治有些惊讶。

想了想,李治饱含深意的说道:“诸位的意思,朕明白了。待朕思量一二,再给诸位答案。”

四人一并退下。

陈青兕给了许敬宗一个会意的眼神,然后告辞离去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